齐鲁网·闪电新闻12月8日讯12月7日,东营市举行全市商务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据悉,今年东营市商务局细化政策举措,力促工作实效,商务经济呈现出社会消费持续向好、对外贸易平稳运行、吸收外资基本稳定、对外投资合作平稳发展4个特点。社会消费持续向好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亿元,同比增长8.3%,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5个、0.1个百分点。1-10月份,全市实现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14亿元,增长9.8%,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3.7个、1.2个百分点,环比提高0.9个百分点。其中,接触型消费明显回升,限额以上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增长18.3%;升级类商品增势良好,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77.8%;限额以上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35.6%、36.9%。网络购物增长较快,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达54.65亿元,增长43.7%,增速列全省第2位。对外贸易平稳运行1-10月份,全市完成外贸进出口.8亿元,总量列全省第4位,其中出口.7亿元、进口.1亿元。传统优势产业出口持续向好,完成橡胶轮胎出口.1亿元、增长19.7%,石油装备出口增长30%;全市进口原油万吨、货值.6亿元;进口燃料油万吨、货值.3亿元,数量和货值分别增长11.5倍、9.7倍;进口铜矿砂60亿元,增长4.7倍。吸收外资基本稳定1-10月,全市新设外商投资企业38家,实际使用外资万美元,总量位列全省第9位,增幅位列全省第7位,增幅高于全国、全省3.9个、4.6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占比26.08%,制造业占比43.95%,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引资增长%。对外投资合作平稳发展1-10月份,全市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3万美元,同比增长88%;其中,对“一带一路”直接投资额.7万美元,增长35.9%;石油装备、轮胎、化工等领域新设境外企业8家,覆盖越南、墨西哥、美国等5个国家和地区。1-10月份对外承包工程签约额.8万美元,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7万美元;其中,对“一带一路”承包工程营业额达.2万美元。此外,为应对原油价格下跌等国际经贸形势的影响,东营市进一步加强国际市场开拓、积极扩大进口、加快培育新增长点、细化外贸企业服务,全力收窄外贸进出口降幅。加强国际市场开拓策划安排个重点境外展会,组织多家企业参加了新加坡轮胎展、阿布扎比石油展等97余场境外展会;组织20余家企业组团赴俄罗斯、白俄罗斯洽谈对接,举办东营-喀山石油装备产业设备与技术推介会,推介全市石油装备产品,橡胶轮胎、石油装备产品出口分别增长19.6%、30%。积极扩大进口帮助13家企业争取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允许量万吨。1-10月份,全市进口原油万吨;帮助14家企业新获批燃料油进口资质,进口燃料油万吨、货值.3亿元,数量和货值分别增长11.5倍、9.7倍;扩大铜矿砂进口,进口铜矿砂60亿元,增长.2%。加快培育新增长点建成东营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实施“石油装备+精密铸造”特色产业带跨境电商培育行动,1-10月份,全市跨境电商进出口.8亿元;加强外贸企业培育孵化,新增有进出口实绩企业家,实现进出口额.7亿元。细化外贸企业服务开展外贸企业调研走访活动,发挥商务、海关、外汇、税务等部门外贸会商会议作用,及时帮助企业解决进出口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举办应对贸易摩擦、进出口政策、贸易便利化等专题培训班4场,累计培训0余人次,助力外贸企业发展。在服务外资工作方面,东营市充分利用存量资源,积极促成高质量的外资项目,通过优化外商投资环境、优化外商投资结构、提升为企服务,引导外资更多投向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等领域。今年以来,投资超过0万美元的外资企业共22家,高技术产业外资企业8家,制造业投资企业15家,鼓励类企业24家。优化外商投资环境通过深入实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将开放政策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外资项目。对含有内外资不合理差别待遇内容的规定和不符合外商投资法的规章、规范性文件进行了专项清理,保障了外商投资企业依法依规平等享受相关支持政策,进一步优化了外商投资环境。优化外商投资结构鼓励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企业通过增资扩股、利润再投资等方式吸收外商投资;对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外资等重点项目“一对一”跟踪服务,提高落地率、成效率。提升为企服务依托“山东省稳外贸稳外资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人才招聘等多方面服务,一企一策帮助我市外资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为企业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闪电新闻记者王代杰报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yingshizx.com/dytc/13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