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东营讯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陈登山表示,开发区将围绕国家和省、市安排部署,坚持科技赋能发展,促进创新要素流动,聚力实施“创新平台建设、产学研合作、集群转化打造”三大行动,打造国家绿色循环能源石化产业基地创新高地。
??陈登山表示,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将以《关于加快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为政策引领,聚焦产业需求、发展趋势,聚力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壮大高新技术企业队伍,着力打造科技创新强力引擎。在科创平台建设方面,集聚催生一批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各具特色的科技创新平台,力争年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设有研发机构的占比超95%,省市等各级科创研发平台达到70个。同时,研究制定出台《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年加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通过政策支持与资金奖补,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生产向创新化、科技化、低碳化升级,提升自主创新积极性,年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再提高。在高企培育方面,对区内企业建立台账“一企一档”,“一对一”开展高企申报解读服务,第一时间协调解决企业申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自主培育申报基础上,多渠道招引高新技术企业,力争年底全区高企达到50家,同比增长达50%以上。
??“技术创新是企业突破发展瓶颈的关键,我们将发挥创新创业共同体集聚创新要素资源的作用,通过攻克一批创新技术,搭建一批创新平台,壮大一批创新企业,引育一批创新人才,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产学研合作实效再夯实。”陈登山表示,在发挥共同体作用方面,高标准布局建设中试车间、公共配套、综合服务等设施,将中试基地打造为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高端化工技术研发转化服务一体化平台,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和成果生态转化环境。在丰富产学研合作方面,聚焦高端石化产业创新发展瓶颈问题和“卡脖子”技术,加快与山东石油化工学院、中国石油大学进行对接,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不断为区域石化产业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积极探索与省内高端化工园区及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引进高质量人才,不断壮大科技创新力量。
??谈到科技创新对石化产业集群的推动作用时,陈登山认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更加积极主动,抓住科技创新的“牛鼻子”,以更大力度攻坚核心技术,推动高端石化产业集群快速膨胀,加速崛起。在延伸产业链条方面,开发区将征集国内外重大科技成果,分配到产业链上下游骨干企业进行转化,推动产业链条往下游精细化、高端化方向延伸,促进全产业链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实现区域内企业、项目间的纵向延伸和横向联合,提高整体抗风险能力,拉动产业集群崛起。年全力争创东营港现代海洋综合立体交通物流产业“雁阵形”集群和省级东营临港高端石化产业集群。在发展“四新”经济方面,充分利用高端石化产业技术转化服务平台、霍尼韦尔UOP公司创新科技平台,全面整合创新创业信息资源,聚合政、产、学、研各方资源,服务于石化产业发展,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围绕开发区产业现状、企业发展所需加快批量吸引中试项目有序入驻,形成成果转化滚动接续良好局面,促进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确保年技术合同成交额、技术合同交易额同比增长20%以上。
(记者于采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