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市发改委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主动想大事、谋大事、干大事,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和突破,获市委、市政府通报表扬。
一、统筹谋划、高点定位,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列入国家规划或获准建设
铁路方面,天津-东营-潍坊高速铁路列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十三五”规划,我市成为沿海通道、京沪通道重要节点城市。济南-滨州-东营高速铁路完成预可研。公路方面,长深高速高青至广饶段获国家核准,S河辛线广饶绕城段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S田高线广北农场至滨州界段改建工程项目建议书获省批复。港口方面,广利港区航道工程、通用码头一期工程、防波堤延伸工程和南防波堤挡沙堤工程获省批复。机场方面,备案批准东营胜利机场跑道延长工程项目,延长跑道米。
二、盯紧靠实、持续加力,累计帮助7家地炼企业争取使用进口原油指标万吨/年
神驰化工核定用油数量万吨/年,海科瑞林通过石化联合会现场核查并完成公示,确定用油数量万吨/年。全市已有7家企业获进口原油使用资质,核准用油数量达到万吨/年。东方华龙、胜星化工、齐成化工等3家企业即将获现场核查,全市获进口原油使用资质企业将达到10家,核准用油数量万吨/年,约占全省地炼企业争取总量的36.6%,全国总量的28.2%。
三、锲而不舍、久久为功,重大事项和资金争取成效显著
积极推进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建设,获国家层面有关方面大力支持。黄河南展区搬迁改造,将参照治淮政策给予支持。积极做好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大王经济开发区进国家目录工作。开展了黄河三角洲(东营)高效生态光伏“领跑者”基地建设。积极做好资金争取工作,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2.3亿元,支持项目19个;申报国家专项建设基金项目3批,落实项目13个,安排基金9.69亿元。
四、谋划研判,突出项目,全力稳定经济增长
《东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经市七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印发实施,并进行详细解读。充分发挥宏观经济研判、重大政策研究、重大项目谋划职能作用,编发《经济分析研究报告》《经济政策动向》16期,组织汇总了-年市政府投资储备项目,完成市政府投资3年储备库更新工作,汇总项目个,总投资亿元。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3次向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汇报全市经济运行情况及工作对策建议。实施市级重点建设项目77个,当年开工66个,开工率85.7%,完成投资.1亿元,占年度计划64.8%。争取5个项目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单子,完成投资28.4亿元,占年度计划的95.1%。下达年政府投资计划,安排项目个,其中开展前期项目49个。牵头推进重大项目,黄大铁路东营段征地拆迁和工程建设顺利推进,累计完成投资8.2亿元,黄河特大桥主桥合龙。淄东铁路扩能改造开工,东营港疏港铁路获省发改委核准。强化项目监管,出台了《东营市重大建设项目稽察暂行办法》,对在建3个重大环境治理工程(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开展专项稽察。依法依规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招标方案进行核准,全年核准招标方案件。
五、稳步去降补,积极促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发展
去产能方面,出台了全市重点行业化解过剩产能任务分工,制定去产能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组织开展了全面整治制售“地条钢”等违法违规行为专项行动。降成本方面,为7家企业争取农产品进口配额43吨,同比增长25%。帮助7个服务业项目向银行提报资金需求5.7亿元,组织东营华智石油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等三个项目申报年省级服务业引导资金,获资金支持万元。补短板方面,印发《东营市“十三五”服务业发展规划》,出台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实施意见和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实施意见。制定年至年服务业规模企业改制计划,年内6家企业完成改制。稳步推进非主营业务剥离工作,年内剥离新设服务业企业家。争取2个乡级示范点、20个示范村纳入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百县千乡万村”试点示范工程。制定加快扶贫开发工作实施方案和光伏扶贫开发工作实施方案,下派帮扶宝一村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建成并网发电,全村年可发电近百万度,户均年增收元。促创新方面,制定共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参加全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主题展示活动。积极推进创新平台建设,东营方圆有色金属有限公司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年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争取省新认定3家省级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新认定8家市级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推节能方面,对个项目进行节能登记备案及审查,指导兴达热电等3个企业编制了煤炭消费减量替代方案。积极推进重点企业碳排放量核算核查,50家企业进入核查名单。
六、强化统筹,促进协调,加快区域融合发展
区域融合方面,争取国家将我市列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城市,出台东营市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意见和东营市参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实施意见。成功举办东营市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推介会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达成签约项目69个,签约总金额.58亿元。对口支援和扶贫协作方面,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东西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的实施意见》,完成新疆喀什选派13名青年科技人才学习培训、鲁喀“维汉一家亲”、基层干部和致富能手考察培训任务;印发《东营市扶贫协作酉阳县工作专项规划(-年)》,推动广饶县与酉阳县签订对口扶贫协作框架协议。县域经济方面,完成省对广饶县科学发展试点考核验收,推动利津县和广饶县纳入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提升行动三年计划试点县范围。经济合作方面,组织西洽会、渝洽会、喀交会、西博会等经贸洽谈活动,累计58家企业参会参展,签约项目17个,签约金额69.72亿元。筹备组织我市与中信集团、中核集团的合作对接活动,完成环渤海市长联席会联络工作。
七、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牵头改革任务稳步推进
制定全市经济体制改革年工作实施方案,牵头10项改革任务集中推进。出台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27项重点任务和40条政策措施。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出台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意见等8医院综合改革配套政策文件,组织开医院综合改革效果评价。完成全市党政机关公车改革,取消公务用车辆,出台《市级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集中管理平台建设使用与管理办法》等6个配套文件,规范公车使用管理。牵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出台东营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和年工作任务分工意见,印发《东营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年)》,整理调度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信用信息数据6万余条。启动市级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开通运行“信用东营”官方网站,发布失信黑榜信息条、守信红榜信息53条、分级分类信息条。完成市级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管理、服务机构整合,出台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管理实施细则。支持企业债券融资,广饶县经济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申报发行20亿元企业债券获国家发改委核准。
八、优化服务,提升效能,着力构建和谐政商关系
组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增强全委党员干部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研究制定《关于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打造廉洁勤政担当作为发改机关的实施意见》,开列政商交往“正面”和“负面”清单。持续推进简政放权,取消市级其他行政权力事项1项,调整1项,上报取消政权力清单事项3项。制定出台《关于实行“一口对外、封闭运行、全程监控、限时办结”审批制度的意见》,积极开展预约服务、延时服务活动,提升审批效率和服务水平。一年来,委窗口共受理行政审批事项件,其中审批91件,核准39件,备案62件,其它件,办结率%,群众满意度%。
来源:东营市发展改革委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