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郝文杰任小杰杨珂
年12月26日傍晚,山东东营广饶县花官镇闫家村一位88岁的老人因呼吸系统疾病在家去世。
27日9时22分35秒,其家属通过广饶县自主开发的“身后事”一站式服务平台提交了逝者的相关信息;9时46分07秒,村居审核人审核完毕并提交;10时00分32秒,卫健部门审核通过,并出具电子版的《死亡医学证明》。
从提交信息到出具《死亡医学证明》用了38分钟。
“平台投用前,整个流程下来,一般需要1-2天。”广饶县殡葬管理所所长陈洪涛说。
(工作人员用手机向记者展示广饶县“身后事”一站式联办申请单)
年12月23日14时,广饶县“身后事”一站式联办新闻发布会在广饶县会议中心举行,“身后事”19项业务,现在通过手机小程序经过约3分钟的填报后可实现网上一站式办理。广饶县民政局党组书记刘培海介绍说,建设“身后事”一站式服务平台,居民去世后,逝者家属通过手机(依托东营掌上通、“爱山东”APP)填写逝者信息提交,再由村居审核员审核信息后上传至平台,由平台自动完成信息验证,后台审核,多部门利用管理系统数据直接办理相关业务,不再需要逝者的亲属来回跑腿。办理结果也可以通过手机小程序进行查询。真正让百姓“跑断腿”的烦心事变成手机申报后一站式办理的便民实事。
而这些便利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原来甚至是群众们关切的一件“烦心事”。
“身后事”七部门十九项如何让群众不再烦心
在以往,办理死亡证明是“身后事”的第一项,也是群众不断“跑部门”办业务的开始。
东营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科长周丽丽介绍,以往逝者家属在办理“身后事”时,要跑多个部门,先到村委会找值班人员开证明,然后找村委负责人签字,再到管区盖村委会的公章,然后再到辖区镇街卫生院办理《死亡医学证明》,携带纸质的《死亡医学证明》到县级殡仪馆办理遗体火化,火化完成后到公安部门办理户口注销,到人社部门办理社保清算、领取丧葬补贴,到医保、公积金等部门办理待遇核算等等。这些“身后事”共涉及人社、医保、住房公积金、公安等七部门共计19项业务。
办理“身后”每件事,都要提交相关材料、重复填写内容相同的很多表格、办理相关手续,一路下来,不仅环节多、手续多,而且时间长、跨度大,占用了逝者家属过多的时间和精力。特别是有些群众不知道“身后”到底需要跑哪些部门、办理哪些事,造成一些“身后事”长期挂账,或者跑冤枉路,渐渐成为了群众关切的一件“烦心事”。
如何将群众的“烦心事”实现“暖心办”,是东营市民政部门近年来一直探索的问题。
年开始,东营市民政局把群众最为关切的“身后”一件事改革作为突破口,成立工作专班,抽调精干力量,与行政审批、人社、医保、公积金、公安等部门单位紧密配合,加快推动“身后”一件事集成办理。在推进工作中,坚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先行攻坚、重点推进,以点上突破,带动面上破冰。
(广饶县殡仪馆大厅内摆放着东营市“身后事”一站式联办服务指南)
年6月21日,东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身后”一件事改革的有关情况。东营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赵永刚表示,东营市“身后事”一站式联办于年7月1日正式上线运行,这不仅是东营市民政领域便民服务“一件事”改革的首项成果,也是全省民政系统第一个实现逝者“身后”一件事联办。
“身后”一件事集成办是东营市贯彻落实山东省“双全双百”工程的一项具体工作。年4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山东省政务服务“双全双百”工程实施方案》,确定围绕企业和个人两个全生命周期,各推出不少于项高频事项极简办、集成办、全域办,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让政府多难为、让群众少麻烦。
东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书记、局长高瑞国表示,“身后”一件事是东营市市级个人全生命周期事项集成办改革的第一项成果,推动了政务服务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区的业务流程再造与系统重构,为今后改革提供了思路、探索了路径,也为群众办事提供更了多便利。
一站式联办,让数据代替群众“跑腿”
年11月,东营市民政局联合10部门单位出台了《东营市关于推进“身后事”一站式联办的指导意见》,制定了联办工作登记表、申请指南、流程图。建立了由民政部门牵头、各部门分工协作的“4个一”联办工作机制,即“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链办理、一站服务”,有效解决了群众证明材料重复交、部门窗口往返跑的难题。
将多个“单一事项”集成为“一件事”,大力推进“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理顺7个部门单位“单一事项”间的逻辑关系,制定“身后”一件事事项清单,统一申请表单,优化办理流程,精简材料21份,群众由原来跑多个部门减为只跑1个部门,线上联办事项实现“零跑腿”。逝者家属只需登录东营市政务服务网,在“一链办理”专区提出联办申请,相关部门即时办理。线下逝者家属可到市、县(区)政务服务中心或殡仪馆提出联办申请,即可实现“一站式”联办。
如今,在东营市任何一个殡仪馆出具的《火化证明》,生成电子证照后都会推送至市大数据共享平台、电子证照库,相关部门便可获取相关证明材料,无需群众提供,即可办理户口注销、待遇结算、医保清算、公积金结算等“身后事”,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数据赋能,群众足不出户办理19项“身后事”
广饶县投用的该平台是在东营市“身后事”一站式联办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再升级,打造出的省内首个县级全链条式“身后事”一站式联办服务平台。广饶县实现了填表3分钟,“身后事”19项业务一站式办理。
该平台解决殡葬服务前置业务跑腿,群众携带证件直接在殡仪馆办理殡葬服务即可,不需要再到村(居)委会出具证明,到辖区镇街卫生院办理《死亡医学证明》,然后携带《死亡医学证明》到殡仪馆办理遗体火化的跑腿程序及重复信息填写工作。公安、民政、人社、退役军人、医保、公积金、残联、卫生院等多个部门机构的19项业务实现了一链办理。
“身后事”一站式联办依托东营市政务服务平台,办理户口注销,办理社保清算、领取丧葬补贴,到医保、公积金等部门办理待遇核算等业务,直接通过平台系统提交数据。解决群众办理“身后事”,频繁提交相关材料、填写相关表格、办理相关手续,环节多、手续多、时间长、跨度大等问题。
山东大学社会学教授王忠武表示,生老病死每天都在发生,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群众以往办理业务时,每到一个部门都要重复填写信息,增加了生活成本,影响了生活质量。同时,部门和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共享,数据也不一定准确。如今随着大数据的发展,政府部门利用科技成果,减少社会成本,方便群众生活,体现了政府管理的人性化和政府服务的精准化。广饶县推出的这个“身后事”一站式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了诸多方便,值得在全省推广。“后期大数据越来越发达,居民群众的更多信息将陆续纳入征信系统,准确、高效的数据多跑腿,群众的生活质量就会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