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18日讯11月18日下午,东营市举行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新闻发布会。据悉,近期东营市青年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联合34个市直部门,研究制定了《东营市青年优先发展政策措施清单》,将以正式文件分批次印发实施。其中,第一批政策清单包括5个方面、17项政策,涉及职能部门18个。其中,青年城市居住方面4项,青年就业创业方面3项,青年城市生活方面4项,青年医疗健康方面2项,青年社会公共事务参与和权益维护方面4项。
青年城市居住
发放青年住房补助。对全职在东营市企业工作或自主创业,且在东营市购买首套商品住房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和“双一流”高校本科毕业生,按政策规定分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5万元购房补贴。
对符合条件的新就业无房职工,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大专(高职)及以下分别按照每月元、元、元、元的标准发放阶段性住房租赁补贴。个人实际承担的住房租赁费用低于元/月的,按照实际承担的费用给予补贴。
支持多子女青年家庭购买和租赁住房。在东营市无自有住房且租赁住房的多子女青年家庭,可按照实际房租提取住房公积金。对购买首套自住住房且未使用过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多子女青年家庭,一人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最高贷款额度增加10万元,夫妻双方均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最高贷款额度增加20万元;贷款额度计算系数由2调整为3,月还款额与月收入比上限由50%调整为60%。
支持青年使用住房公积金购买住房。增加中低收入青年缴存青年职工贷款额度,贷款额度计算公式由月缴存额×剩余工作月数的1.5倍调整为2倍。对全职在东营市企业工作或自主创业,且在东营市购买首套商品住房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申请使用公积金贷款时,单方缴存的,最高贷款额度提高至50万元,双方缴存的,最高贷款额度提高至万元。
加强青年短期居住服务。实施青年人才安居工程,持续加大人才公寓、青年驿站等建设力度。
青年就业创业
发放大学生就业生活补贴。对企业、个体工商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聘用或自主创业的全日制大学毕业生,符合条件的,博士研究生5年内给予每人每月0元生活补贴,硕士研究生、本科毕业生(高级技校或技师学院取得预备技师职业资格的毕业生)和专科毕业生(高级技校或技师学院取得高级工职业资格的毕业生)3年内分别给予每人每月元、0元、元生活补贴。
加大青年创新创业扶持。配套推出“东青惠企贷”项目,将面向符合条件的青年创业者和小微企业,连续3年时间每年发放0万元优惠利率贷款。对受到国家级青年基金和省级青年基金资助的,市财政按上级资助资金的50%予以配套支持。市财政每年设立不低于万元的人才创新创业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取得标志性成果的青年人才和创办科技型企业的领军人才。
注重选拔青年人才。在市级人才工程评选中,优先支持40周岁以下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青年人才。每年选派一批青年博士到科技型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挂职。定向选调生在基层锻炼期间,由录用单位为博士、硕士、本科定向选调生分别发放每人每月0元、元、0元生活补贴,连续发放2年。对参加完省定向选调笔试面试环节、因岗位数量限制未录取为定向选调生的,与东营市事业单位达成双向选择意向,可直接考察录用,并享受“双百引才计划”补贴支持。
青年城市生活
打造青年活动场所。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公园、街角游园,打造青年生活的绿意空间。
建设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到年底前,在全市建成10个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涵盖休闲购物、娱乐餐饮、教育培训等多种业态,满足青年群体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合理引导青年旅游消费。持续推进塞拉维城市广场元宇宙黄河市集项目主题运营,打造深受青年喜爱的旅游产品。在全市发放汽车、家电、餐饮消费券,对购买汽车、家电等产品的青年消费者给予一定优惠。
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5%。开展工业企业异味污染源排查治理,切实减少空气异味污染问题。鼓励青年参与,依法惩处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切实改善环境质量。
青年医疗健康
完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推动%医院设立心理门诊,医院设立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医院开设精神(心理)门诊,医院、妇幼保健院开设精神(心理)门诊。大力培养儿童青少年精神科医师。
完善青年医疗保障措施。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青年及其他灵活就业青年,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不受参保地户籍限制。“临时外出就医人员”住院、普通门诊、门诊慢特病就医一律取消备案手续,就医费用直接联网结算。
青年社会公共事务参与和权益维护
支持乡村“好青年”推优入党。一般按照不低于县区或乡镇(街道)辖区内乡村“好青年”总数10%的比例,吸纳优秀青年为入党积极分子,实施党员发展计划单列,按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优先推荐入党。
支持青年参与社会治理。在市县层面,积极将青少年代表旁听列席“两会”纳入工作方案,公开选拔符合条件的优秀青少年代表,经过培养、考察合格的候选人,可以旁听或列席市县“两会”有关会议活动。
加强全市未成年人司法工作社会支持体系建设。借助专业社会力量,协助司法机关开展附条件不起诉考察帮教等大量社会工作,为未成年人提供特殊、优先和专业的司法保护。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聘请政法干警担任学校法治副校长。
来源:闪电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