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东营美景
东营房产
东营医院
东营新闻
东营特产
东营生活

最美东营人刘相波ldquo留村记

引子

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决胜脱贫攻坚,一招一程,皆出自实干。刘相波,从机关干部到“第一书记”再到村党支部书记,扎根基层选择留下,让“后进村”有“后发力”,东寨村的脱贫攻坚在他心里是千金诺、千钧重。

4月29日上午,东寨村村东南,大片的杞柳已窜到五六十公分,等七月份长到一人多高的时候就可以收割了。

“刘书记,您这真是留下来了!”看着眼前“希望的田野”,记者感慨。

“既来之则安之,既安之则干之。”说笑间,史口镇东寨村党支部书记刘相波的眼神更加坚定了……

东寨村,在史口镇东南角,现有户口人,是史口镇的人口大村。然而,这样一个大村在过去的多年间却是一个穷村、乱村、落后村。年7月,原本在市人社局就职的刘相波作为第十九批下派干部到东寨村任“第一书记”。刚到这里,他表示有些“惊到了”。

“村里没有路灯,没有卫生室,没有文化广场,没有绿化,就是大家口中说的‘很干净’,这在东营区应该说很少见。”熟悉村里情况的人一句话让他记忆犹新:“刘书记,别着急,咱这个村暂时‘瘫痪了’。”比这些面上的事儿更严峻的是,村“两委”不健全且班子领导力不强,群众反映的诉求难于落实。同时,村里还欠着外面的工程款有多万元,多年的集体经济空壳使发展举步维艰。

数数列列,村民的获得感在哪里?幸福感在哪里?面对脱贫攻坚的艰巨任务,出身农村的刘相波看到村里的状况心里不是滋味。“我出身农村,到村里来工作就是回家。”“回家”后的刘相波不断探索脱贫攻坚工作法。

工作法之一:

解决村民“小事儿”“扶志”先“服众”

“实话说,咱一开始来村里,还真干不了大事,全是‘小事’。”对刘相波而言,若要为群众“扶志”,首先要为群众服务,解决村民们闹心的“小事”,“小事”捋顺了,村民们的精神面貌也自然会振奋起来——

亮灯,就是亮人心。“刚来的一天晚上,跟村民在村大院门口聊了一晚上,黑乎乎的,愣是没看清对方是谁。”刘相波苦笑道。“书记,咱年前能不能把灯亮起来?”年年底,老党员张国亮提议。亮!灯亮,人心才会亮!协调资金、组织施工人员,咱老少爷们们得有股子立说立行的果断。“前街全部亮!”“后街全部亮!”两天时间里,40盏LED灯全部亮起,村民们敞开已经上栓的大门从家里走了出来,而当时距离农历新年仅剩6天时间。村民张宝玉习惯晚饭后出门散步,他高兴地说道:“外边车多,也不安全,这下可好了,以后就围着我们村转就行!”

村里没有文化广场,村民要去隔壁苏家村活动。于是,刘相波与村“两委”努力解决资金不足等方面的困难,投资约15万元,建设了文化广场,购置了锣鼓、音箱等设备服装,引导村民成立了锣鼓队、秧歌队和广场舞队。“乡村文明、文化引领的作用很大,人们的精神面貌变了。别看配置不很高,但大家好像是多年压抑的文化热情迸发出来了,疫情之前,每晚上得有多人在广场上活动。大家伙在一起唱唱跳跳,拉拉呱,家庭矛盾村民矛盾都会减少,关系也和谐了。”刘相波说。

东寨村胡同多,村规划较为拥挤,村中道路也少有通畅的大道。“我们与结对帮扶的东营区乡村振兴服务队、东营区住建局协调沟通,把硬化路修到每一位村民的家门口。见缝插针种上苗木,两年种了多棵。”刘相波说,经过这么一番整修,老百姓的认可度上来了。“一个最直观的表现是,近两年外头回来住的人多了,新修房子的户家多了!”

工作法之二:

“团结一致向前看”

“一盘散沙脱不了贫,解题的关键是老百姓选择自己信任的人来干事,班子之间沟通起来简单了,干点事不会‘你扯我、我扯你’,叫啥呢?‘团结一致向前看’!”

班子强,村子差不了。年1月、3月,东寨村分别进行了村委、支部换届选举。“严格按照通知要求点名,签到,到点不来的就不能进场投票了。一律不准带手机进入会场,两个人不能同时进入现场,全程录像,可以说做到了规范、严密、严谨。”经过选举,村“两委”班子配齐6人,尽最大程度体现民意。这6人中,有退伍的老军人,有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还有村里的致富带头人,熟悉东寨历史人文、热心村民事务的村民。就是在此次换届中,刘相波这位外村人以30票全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成为全镇换届选举中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yingshizx.com/dyyy/8097.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