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市委、市政府研究确定的公交民生实事已经全部完成了!几项民生实事的完成对广大市民来说更加能享受到优质、便捷、舒心、高效的公交出行服务,废话不多说了,下面就由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具体情况吧:
12月25日上午9点30分,市交通运输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就年度市市委、市政府研究确定的公交民生实事工作进行情况通报,市交通运输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燕渭泽、市公交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朱新民、市公交公司副总经理赵龙、北京中航讯股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倪军等领导同志出席了新闻发布会,来自东营电视台、大众网、东营日报、齐鲁晚报、黄河口晚刊等9家主流媒体对发布会情况进行了报道。
“更新新能源公交车,优化公交线路;扩大公共自行车试点,增设自行车站点个”被列入年度全市民生实事。这对东营公交行业来说,即是鼓励又是考验。经过近一年的有序推进,截止目前,公交民生实事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详情如下:
一、更新新能源公交车80辆
该项目总投资.2万元,财政拨款万元,市公交公司自筹.2万元。具体车型为:9.5米型LNG空调公交车40辆,10.5米型气电混合动力空调公交车20辆,10~11米型气电混合动力通勤公交车20辆。车辆全部通过政府采购中心公开招标采购,分两次采购完成,中标单位为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首批车辆于今年2月16日正式投入运营;其余40辆于8月31日投入运营。具体分布在路、路、路、路以及东西城至黄河入海口旅游专线等公交线路上。
二、新建改造个公交候车亭
该项目总投资.15万元,财政拨款万元,市公交公司自筹.15万元。计划完成个,实际完成了个,超额完成3个。该项目于3月份完成规划审批手续。5月份以公开竞争性谈判的方式确定了中标企业,中标单位为山东凯创智慧城市设施有限公司。9月1日起,开始陆续交付安装,截止目前已全部安装完毕。此批候车亭具体分布在:东四路安装10处,郑州路安装8处,沂州路安装16处,北一路(含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安装33处,莒州路安装6处,登州路安装4处,广州路安装4处,府前大街安装12处,东二路安装12处。
三、优化部分公交线路
经过前期充分的实地考察和多方调研,今年4月初市公交公司先期完成了对路、路等两条公交线路的优化工作;随着我市公车改革的逐步推进,为了积极配合车改工作,满足市直机关工作人员的出行需求,市公交公司于6月30日开通了覆盖东城46个市直单位的6路、路、路、路等四条环政务密集区的公交线路;为了全力解决市一中新校区早晚时段的交通拥堵问题,市公交公司针对学生居住地分散、上下学时间集中的实际,对6路、路等2条市一中新校区公交线路进行了优化。同时,又于9月18日新开通21条定制公交线路,利用大容量公交车专门在早晚时段接送学生上下学,极大地缓解了市一中新校区交通拥堵状况;为了切实解决市实验中学南校区搬迁后的交通出行问题,新开通了路、路、路等3条公交线路,调整了路、路、路、路、路等5条公交线路。
四、开通东、西城至黄河入海口旅游专线公交线路2条
为了配合黄河口生态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市公交公司结合市民旅游习惯,以及景区现有条件和客源等要素,于5月1日开通了东城至黄河口生态旅游区公交线路,线路单程56公里,票价5元/人次;9月29日开通了西城至黄河口生态旅游区公交线路,线路单程82公里,票价7元/次。2条线路共投入4辆公交车,每天运营16个班次,较好地满足了市民到景区的观光需求。
五、贯穿东西城主要线路的早班车适当提前,晚班车延后,并加密晚间班次
通过在中心城主要公交站点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广泛征求了市民的意见和建议,对新常态下市民出行变化规律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总结,对东西城主要线路1路、2路、8路、10路、11路等13条线路的班次进行了加密,对5路、16路、18路、路、路等14条线路的早晚班进行了提前和延后。具体为早班提前15~20分钟,晚班延后20~30分钟;车辆总班次达到了个,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个。
六、推进公交智能化改造,搭建乘客导乘信息化平台
该项目总投资.02万元,市财政拨款万元,市公交公司自筹.02万元。升级后实现了如下功能:一是将视频监控系统和车载报站系统合二为一,同时视频监控由原来的模拟摄像机更新为网络高清摄像机,由原来的4路录像变更为6路录像,并同时带有录音功能。二是加装了一键报警系统,对于车内出现的危险情况,驾驶员可一键通知车队调度人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设备安装后、车载打卡机能实时与报站系统、车载路牌保持通讯,方便公司、车队对车辆的运行管理。三是开发了手机APP软件,乘客可通过扫描白癫风是什么北京中科白癜风联合诊疗中心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