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杨义堂
近来在山东诗词学会《历山诗刊》上,读到李殿魁写的两首明志诗,很有感触,愿与朋友们分享。
(一)
五十抒怀
天命之年无多求,
倾心一片治河口。
争得大河稳定日,
荒原定能成双洲!
双洲:胜利油田油洲加黄河三角洲绿洲。
李殿魁同志年出生于山东省梁山县黄河岸边的一个小村庄,家离黄河只有5里地,在李殿魁的心里,黄河就是自己的家园。他的中学上的是临清一中,需要翻过黄河,揣着窝窝头沿着大运河一路走着到临清去上学。年他大学毕业后,先后在莱阳拖拉机厂、蓬莱汽车制造厂工作,历任技术员、科长、厂长、党委书记;年后任烟台市委副书记兼烟台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年后任东营市副市长、市长、市委书记、东营军分区政委;年至年3月,任省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
这首诗写于年,是李殿魁刚到东营担任市长时,由于黄河尾闾一直频繁摆动,东营市无法立足,更无法进行建设。当时,国内外的水利专家都说黄河尾闾无法固定,历来如此。他不信邪,为了完成中央和省委交给东营市的“建设新城,服务油田”的重托,认真研究黄河与渤海湾海流的关系,找到了海流与黄河水流的和谐平衡关系,固定了黄河河河口,稳定了黄河山东现行流路,把国家批准的东营市落到了地上,大建设随之全面铺开。实现了“争得大河稳定日,荒原定能成双洲!”的宏伟夙愿。
(二)
八十抒怀
少年离家寻乡梦,
中年立志写水经。
以海治黄大河稳,
鲁水济运京杭兴。
拒江请淮依地势,
皖豫水灾一掃空。
待到两河复航日,
华北巨变世界惊!
这首诗写于年李殿魁主席八十岁生日那天。李主席退休后退而不休,全身心研究黄河、大运河的地理、历史、文化,他攻克了治理黄河中下游和京杭运河复航的诸多难点,反复呼吁黄河和京杭运河全线复航。
李殿魁认为,明朝时期,济宁城北有安山湖、蜀山湖等“北五湖”,是调节大运河水量的水柜,后来,北五湖逐渐消失,鲁西南一带的积水向南聚集,在微山、鱼台一带低洼的“沉粮地”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湖泊,清朝中期,形成了微山、昭阳、独山、南阳四个大的湖泊,开始称作南四湖,清朝后期连成一片,也称微山湖。南四湖是一座历史原因形成的大运河的新“水柜”。
现在,南四湖宝贵的水资源是作为洪水是向江苏排泄的,这不仅是华北特别山东水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加重了苏北水灾,增加了治淮的难度。应该将南四湖的水实行“南北分流、以北为主、稳运畅泄、闸控调节”,全程自流恢复京杭运河航运!通过优化调整济梁运河,使其按南四湖的湖底海拔高程改造济梁运河,引水北上至梁山黄河南大堤,然后一分为二,一条河向东,通过济平干渠与小清河对接,在济南西的玉符河口进入黄河,可以自流送水到引黄济青工程;一条河继续向北,实施隧道穿黄工程,过黄河与北运河对接,自流到聊城、德州和京津,实现京杭运河全程自流通航。
李殿魁介绍说,山东省、济宁市的水利专家与交通专家都应该明白,南四湖的湖底海拔高程是30米,聊城的海拔高程是25米,济南玉符河入黃河口的海拔高程是25米,枣庄万年闸闸底高程也是25米。这三个25米的海拔高程为南四湖向北调水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既然现在能向南泄洪,当然也能向北输水,只要适当实施挖河、开隧工程,即可实现三向全程自流,济宁作为运河之都的地位就铁定了。这一方案,非常科学、简易,好操作,根本不需要逐级提水,也不需要实施长江东线调水二期工程。
显然,这是接续大运河的历史水脉和文脉,继承和发展了明清时期大运河戴村坝南旺分水枢纽工程的科技成就,其分水功能由明代的“北五湖”转移到现在的南四湖上,这种设计意义十分重大而深远:
第一,以充沛的南四湖水补充黄河下游水源,山东不用从其他省买黄河水,鲁西南地区重新变成黄河流域,一劳永逸彻底解决鲁西水灾,补充胶东淡水供应,促进黄河国家战略的精准落实,把山东建成精准落实黄河国家战略的示范区,把华北平原建成中国最大的“天府之国”。
第二,以南四湖为中心南北分水,以北为主,“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减少了长江东线调水工程、逐级提水的巨大投资浪费,实现京杭大运河全程自流复航,推动运河沿线城乡生态、文化、旅游发展,实现中国大运河文化带的全线复兴,重塑济宁“运河之都”的地位。
第三,大运河与黄河、小清河全线通航,中国两大河流的互联互通,打通山东段运河入海大通道,正在崛起的山东内河航运将成为山东经济发展的永恒推动力,山东将成为华北内河航运的龙头省,并带动中国内河航运的蓬勃发展。
多年来,李殿魁年年在两会上呼吁,向国家部委和省领导写信反映黄河、大运河的问题,到处奔走演讲,不知不觉已经满头华发。
我们热切地期盼,期盼着黄河、大运河复航,期盼着黄河文化、大运河文化的全面振兴,期盼着两河复航给山东和华北大地带来的惊世巨变,期盼着两条龙脉的贯通,腾飞的巨龙载着中华民族实现新的伟大复兴!
我们由衷地相信,在国家黄河战略和大运河文化带战略的新形势下,凭着党的二十大的浩荡东风,李殿魁八十岁时立的第二个关于两河通航的愿望也将会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
待到两河复航日,华北巨变世界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