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李殷婷
11月30日下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山东省自然资源厅、东营市负责同志介绍黄河口国家公园创建情况。记者了解到,年10月19日,国家公园管理局函复同意《黄河口国家公园创建方案》,标志着我省黄河口国家公园从创建准备阶段进入创建实施阶段。
国家公园的首要功能是重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保护,同时兼具科研、教育、游憩等综合功能。国家公园坚持全民共享,着眼于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开展自然环境教育,为公众提供亲近自然、体验自然、了解自然以及作为国民福利的游憩机会。因此,国家公园建成后并非意味着只能保护、不可利用。
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宇向东指出,山东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科学规划、健全机制,统筹处理好保护与发展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社会公众能享受到我们国家最美丽、最优质的生态产品。
据了解,山东在组织编制《黄河口国家公园总体规划》时,统筹考虑保护与利用关系,科学评估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和资源利用的生态风险,合理划定国家公园边界范围和管控分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规划国家公园中长期建设任务,对应当保护的区域,实行最严格保护;对可以利用的区域,明确自然资源利用方式,实现最有效利用。
同时组织黄河口国家公园确权登记工作,依法界定各类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对划入国家公园内的集体所有土地及其附属资源,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探索通过租赁、置换、赎买、合作等方式,与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实现统一管理,维护好原产权人权益,实现多元化保护。对国家公园内需要退出的其他生产经营主体,制定处置方案,按规定引导有偿、有序退出,全面保障权利主体合法权益。
其次研究设定生态管护公益岗位,对国家公园内有一定劳动能力的原居民,优先选聘为生态管护员,引导其转产转业。研究制定社区共建制度,通过国家公园入口社区建设、特色小镇建设,保障社区居民在共享国家公园建设生态福祉的同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并且创新国家公园内自然资源使用监督管理制度,全面实行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健全特许经营制度,鼓励原住居民和退出经营主体优先参与特许经营活动,推动社区转型发展,探索自然资源所有者参与特许经营收益分配机制。
并积极探索生态资源价值转化新模式,深入挖掘黄河文化内涵,建设自然教育基地,讲好黄河故事;科学开发“河海交汇、新生湿地、野生鸟类”三大世界级旅游资源,打造黄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实现生态保护、生态惠民、世代传承、永续利用、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