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孙川
00:28位于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的东营市港城热力有限公司,是全国首批纳入碳交易市场的企业之一,在这家主业是为临港化工产业园进行集中供热的企业内,却“藏着”一个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具有突出示范意义的项目。4月26日,记者来到东营市港城热力有限公司进行了采访。
从锅炉烟气里捕出大效益
“年,港城热力公司与大连理工大学合作开发了 化碳捕集并同步制氮工艺技术,投资建设了锅炉烟气 化碳捕集及同步制氮项目,年年底建成试运行,年3月正式运行。”港城热力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健介绍,该项目能够将锅炉烟气经过加压、冷却、脱硫、吸附提纯等工艺实现 化碳、氮气高效回收。“项目自去年3月投产运行以来,装置生产稳定可靠,在满负荷的运行工况下, 化碳的捕集能力达到10万吨/年,氮气Nm3/h。”
张健告诉记者,该项目产出的 化碳主要供给胜利油田用于二次采油,将 化碳用于驱油作业具有适用范围大、驱油成本低、采油率高等优点,作为副产品的氮气则主要供应给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的化工企业作为原材料。
采访中, 化碳捕集装置不时会发出“扑哧扑哧”的声响,张健介绍,这是变压吸附过程中排出低纯度气体产生的声响。“这一项目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能够从锅炉烟气中捕集 化碳同步制作氮从而产生经济效益,其更深层的意义在于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实现。”
据了解,该项目是全国首台套 化碳捕集并同步制氮装置,也是国内变压吸附工艺制取 化碳的首次应用,在热电行业中处于国内 、国际先进水平,已申请专利3项,获得授权2项。项目工艺可广泛应用于炼化装置、燃气锅炉等烟气处理,实验证明捕集效果良好,对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突出的示范意义。
港城热力成立于年6月,其主要业务是为临港化工产业园进行集中供热。此前,港城热力采用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设计并同步建设运行,已经实现了绿色循环发展。年,投资余万元完成锅炉超低排放改造,是东营市首家完成超低改造的热电企业。年,投资余万元建成全省 、全国跨度 的气膜式封闭煤场。
打造废物产生最小化的工业园区
作为一项从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出生”的工艺技术,加大对锅炉烟气 化碳捕集及同步制氮工艺技术的推广应用是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不断推动绿色发展,助力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的缩影。在加大绿色技术改造的同时,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注重推动产业转型,在供应端落实好能耗双控措施,严格控制“两高”项目盲目上马,抓紧有序调整能源生产结构,淘汰碳排放量大的落后产能和生产工艺。
年,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确定实施环保重点项目13个,总投资约14亿元,扩大了有效投资,在保障资源合理利用和开发的同时,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有力支撑。同时,东营港将以打造省级工业园区为抓手,在产业系统中建立“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循环途径,全力打造物质闭环循环、能量多级利用和废物产生最小化的绿色工业园区。
不仅如此,近年来,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坚持 治气。年,优良天数天,较去年同期增加5天,空气优良率79.4%,同比增加2.7%,全年未出现严重污染天气,空气质量全指标在全市率先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同时,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生态环境部门督促企业限期整改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简易处理工艺,鼓励企业采用多种技术组合工艺,提高VOCs治理效率。
下一步,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细化执法计划,扩大监管范围,将机动车尾气管理、排污许可执法监管、危险废物管理、涉VOCs执法检查等纳入专项执法检查,通过聘请环保专家、走航监测、便携式监测仪等科技手段,加强生态环境监管执法。通过强化生态环境联勤联动执法工作机制,以部门联勤提高执法效能,以部门联动提升打击合力,形成严厉打击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压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