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百年
人物
深圳市养老护理院党支部收到一份特殊的申请,83岁廖阿姨递交的入党申请书,她在党史学习教育大会上深情地朗读了这份申请书:“……我的命是党给的,我的一生都是党给的,我希望成为党的人……”,感动了所有人。
在党的温暖关怀下成长,17岁写了人生第一封入党申请书
年轻时代的廖阿姨
廖阿姨小时候家境贫寒,在党的政策关怀下免费接受教育。17岁那年,她生了一场差点要了命的大病,支气管破裂大口吐血,治疗费用元,家里唯一经济来源是父亲做手工裁缝所得,当时这个天价治疗费让一家人愁眉不展。廖阿姨回忆说,她父医院探视,她知道这些鸡蛋要用来换一家人每月吃的盐,就不敢也舍不得吃,她很绝望的想自己可能不得不放弃学业去赚点治疗费,后来令她做梦也没想到的是,因家境贫寒党和政府把她看病的钱减免了。从此,共产党救苦救难的高大形象深深扎根在她心里。17岁那年,她写了人生第一封入党申请书,虽然那时高中不允许发展党员,但是廖阿姨一心向党的信念非常坚定。
在党的温暖关怀下学业有成,入党的愿望更加强烈
蒙党深恩,学习更加勤奋。廖阿姨在校一直品学兼优,后来有一个保送上大学的名额,学校把这个宝贵的机会给了家境贫苦、成绩优异的廖阿姨,免费保送到西南政法大学学习法律专业,这对廖家来说是真是雪中送炭,“此生一定要回报党的恩情”这个念头在她心里生根萌芽。大学里每个班级只有一个入党名额,当时廖阿姨没能如愿,但多年来她一直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热情投身到革命工作中,那面鲜红的旗帜无数次在梦中飘扬。
一次次错过,但对党的忠诚与向往早已融入血脉
工作中的廖阿姨
大学毕业后开始下农村搞建设,她不怕吃苦,甘洒热血,一待就是3年,后来经历十年文化大革命,在动荡中她错过一次又一次入党的机会。即使后来成家,面对繁重的家务,照顾孩子的重任,以及工作频繁的调动,廖阿姨还是多次被单位发展为入党重点培养对象。“我老了,机会给年轻人吧,虽然我没有成为一名党员,但是党早已住在我心里”,廖阿姨退休时没能实现愿望,但却时刻用党员高标准要求自己,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思想上,俨然是一名共产党员的样子。
家里代代都是党员,被红色家庭映照着的幸福
退休后的廖阿姨和老伴张叔
虽然自己没能如愿成为共产党员,在教育子女孙儿时,她念叨最多的就是“要争取入党,成为共产党员才光荣”。在她的影响下,女儿、女婿是共产党员,孙子也是一名共产党员,每每想到自己的遗憾,眼看家庭中的一代又一代听党话跟党走,她那份多年未了的心愿得到了宽慰。
被养护院的红色家园氛围感染,83岁再次毅然递交入党申请书
积极参加院内康复训练
廖阿姨和老伴张叔入住养护院后,简单规律的老年生活让她心归平静。看到养护院的党组织活动丰富多彩,老伴张叔作为老党员经常参加党史学习教育,廖阿姨颇是羡慕。她一遍遍抚摸着老伴带回来的党章,心潮涌动……她开始加入党史学习教育中,参与主题党日活动,听到来查房的周医生说自己提交了入党申请书,看到保洁人员向张叔要了一本党章说要学习申请入党,养护院里的红色文化气氛一下子重燃了廖阿姨心中的红色火种,大家惊喜的发现在每次党史学习中都活跃着她的身影,她总是积极发言,总是现身说法,向身边人一遍遍讲述着党的似海深恩,廖阿姨积极活跃的学习姿态让大家深深折服。
廖阿姨在养护院生活点滴
83岁时,她再次鼓起勇气一笔一划写下了入党申请书,并在党史学习大会上满怀深情地诵读,年轻党员和长者党员都被她这份一直坚守信仰的执着感动了。
谈起党的恩情,她热泪盈眶
“我对党始终饱含深情,17岁时党就在我心里生根萌牙,能成为一名光荣的党员也是我毕生的追求”,廖阿姨就像党旗下的一朵红花,一生被党旗映照,也一生用自己的挚爱去为党旗增色。
文章来源:深圳市养老护理院编辑整理:深圳健康养老学院
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