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网友发问,“学习不咋地”的学生想去临清一中上学
东营另一位网友指出,要是临清一中不缺钱,谁会要那些外地三四百分的孩子
继续教育话题,今天谈谈临清一中的东营借读生。近几年临清一中招收了大量的东营借读生,每年临清一中派人去东营招生,以“低分也能上名校”的名义,吸引学生在临清就读。众所周知,学校招生都应严格按照划定的招生范围,而作为公办高中的临清一中,招生范围也仅局限于临清。这些东营借读生能到一中就读,是如何解决身份问题的?学籍注册在哪里?背后又包含了什么?
临清一中的东营扩张之路没有公开宣传,但也并非无迹可寻。在东营当地的一个网络论坛上,有网友发问“有了解临清一中的教学情况的吗?孩子学习不咋地,想过去上学。”在临清众多学生想考却考不上的临清一中,却成了外地“学习不咋的”的“低分生”外出就学的选择,相信这条网帖让临清教育人脸红,让所有临清人心塞、心寒。
东营另一位网友的回复似乎能在一定程度上解答这个疑团:“临清当地一位朋友跟我说了一句话,他说全市前八百名左右(的学生)都在那里,要是人家不缺钱,谁会要那些外地三四百分的孩子?”“要是人家不缺钱”——一针见血,临清教育果真穷到要靠钻政策空子来筹集经费的地步了么?是临清一中缺钱、临清教育缺钱,还是谁缺钱?
让我们继续来看临清一中一位内部人士透露的消息:“一中每年招收近百名借读生,每名学生来一中上学要缴纳多元的借读费(但据东营的学生说,他们交了4万多元),按1万计算这就接近万(如果按4万就是万);再加上每年元的学费,一个年级近百人,近20万,加上前面的就要万(以4万计算则要万)。这还是一个年级的数字,临清一中一共三个年级,上述数字还得再乘以3。”
这批生源中考也就考不到分,而且部分学生抽烟喝酒玩手机,试想如此风气,一中的成绩怎么好?最关键的是,这笔借读费和每年的学费都不交到财务部门,而是交到一位W主任手里。
玩得真大,看来某些人的确是缺钱了。
临清和聊城限制学校乱招生,严控学籍,这些学生的学籍在哪,如何参加高考?经过查询,学生学籍在聊城民办学校聊城市世纪园学校,该学校总裁张力科与临清渊源颇深。年,聊城市世纪园学校以合作办学的方式加入山东教育集团,教育集团旗下最知名的学校是昌乐二中。
上述一中内部人士称,“临清一中一些负责人把学生的学籍在聊城世纪园学校注册,其实就是在聊城挂个名字,然后东营学生堂而皇之在临清一中就读。由于学生的学籍不在一中,上级很难监测,他们就这样瞒天过海,招收大量的借读生,费用和学费都不交到财务部门,民办学校是私立学校,财务不受上级财局和审计的监督。”
这是私设小金库,还是创新办学?但无论怎样创新,也不应大量招收学籍不在本校的学生;无论怎样创新,也不能拿着临清学生抢着上却上不了的临清一中优质教育资源,去招收外地低分考生,将堂堂临清一中沦为东营“低分”学生外出求学目的地。
昌乐二中全省招生,把临清的尖子生都招走了;临清一中全省招生,咋就招来了一批外地“低分生”?谈资将继续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