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东营美景
东营房产
东营医院
东营新闻
东营特产
东营生活

本地动态利津堐西村建起了东营首个历史

隆冬时节,历史文化展厅里格外冷。53岁的单宝祥不时抖腿,每说一句话都呼出不少热气。走到一辆木独轮车前,他没有伸出插在裤子口袋里的手,只是用脚尖点了点,“它跟这个村历史一样长,多年了。”

  时光倒流回光绪年间,黄河利津段“无年不决”,淤出大片荒地。为鼓励开荒,清廷颁发规定,不论本地住户还是外来垦户,均发给荒地领单、验单,并酌量发给耕牛、种子。《利津县志》记载,此举引得百里外的寿光垦户趋之若鹜。

  光绪二十六年(年),新年刚过,寿光北部一位单姓男子推起一辆木独轮车,拉着小脚的妻子,装着不多的财产,一步一步地朝利津黄河走来。走了多里路后,他在紧靠黄河北岸的一处地方停下来,放下独轮车,卸下行李,挥起镐头,掘开了脚下土地繁衍生息的一页。

  几十年后,这里有了一个名字——堐西村,这位男子也有了新的称谓,单宝祥的曾祖父。

  站在黄河大堤俯瞰河堤下的堐西村,池塘里的厚冰反射着太阳的光芒,街道笔直整齐,树木凋去枯叶更显出瓦房干净清晰的筋骨。一百多年前瑟瑟寒风中兀立黄河滩边的种地屋子已经不见踪影。

  单宝祥说,年堐西村人,几乎全部是寿光移民的后代。与祖辈不同,他们已经告别赤贫,走向了小康。年全村经济收入万元,算下来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

  历史文化展厅位于堐西村委大院内,60多岁的刘华然保管着展厅大门的钥匙。在他看来,早就应该建一个这样的地方,因为“不能忘了历史”。

  村里人也跟他有一样的想法,记者走进展厅,墙壁上的“村情介绍”赫然写着一句话,村民的态度一览无遗——“昨日的堐西仅仅留下一个仓促的背影,如不进行及时的抢救挖掘,几代人艰苦曲折而又荡气回肠的奋斗历程,将会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年,东营市文广新局发文要在全市开展县及县以下历史文化展示工程,着力推出一批在全省具有示范作用的历史文化展室。利津县文化馆的一位工作人员回忆说,当时他们转了郭屋、集贤、双滩等七八个村,最后才选择了堐西。

 年9月,堐西村建起了东营第一个历史文化展厅。

作为一个最基层的村干部,单宝祥不知道县里为什么会“点将”堐西村。但他清楚记得,去年6月,20位村“两委”和党员代表凑在村委会议室开会表态,没一个人反对和弃权。一位老党员跟他交流,“保护咱村历史,不是孬事。”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医院在哪里
北京重点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yingshizx.com/dytc/759.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