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黄河口品大闸蟹
你知道吗,40年前人们是怎样旅游的?严格讲,那时候还没有旅游一说。说白了就是借因公出差之机,到一些名山大川开开眼界,长点知识。或者绕道到一些著名的景点游览一番,拍几张黑白照,到此一游。
那时候出差不像现在,只要有钱就什么也不用愁了。首先要解决吃饭问题,那么问题来了,因为那时候吃饭需要粮票。粮票分为地方和全国两种(地方就是省内)你要是出省的话,就必须使用全国粮票。
怎么办?到粮店用粮食证换取全国粮票,还要扣除一定的细粮和豆油(地方粮票不扣豆油),但必须保证粮证里存有细粮。顺便说一句,那时候的粮票可是好东西,既可以换钱,又可以换鸡蛋、换物,金贵着呢。
还有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介绍信。在当时的情况下,唯一能够证明你身份的时介绍信。说白了没有介绍信一事无成。过去那是干啥都要介绍信,现在是要身份证。
当时住宿那叫一个紧张。比如去北京,首先要在北京车站一个叫进京接待办的地方登记住宿,由他们给你分配你要住在哪个地方。当然也不是无理由的,是根据你办事就近的地方。如果是途径北京,对不起只能住浴池,根本就不给你安排地方。浴池就浴池吧,还能免费洗澡。就是有两点不爽,一是浴池里味道不好闻,二是第二天一大早就被请出浴池了。
现在看来,当时门票那叫一个便宜啊,故宫1角钱,像天坛等小的景点几分钱。故宫里什么珍宝馆、钟表馆随便进,什么金銮殿、乾清宫随便看,甚至还能到龙椅上坐坐,哪像现在不是单独收费,就是用绳子拦起来让游客在门外看。
住宿也很便宜,也就是块八角钱吧,反正也没有啥好的条件,10几个人一屋,就算不错的了,管你是哪一级的干部,当时就是这条件。在北京还会有几百人的大礼堂,男女分开,厕所公用,没有澡堂,也不分号,找个地方睡就行。
那个时代出门都讲究照几张人像,再写上几个字,证明到过这些地方。拍摄神器当属国产海鸥相机了。一台的海鸥相机,可以拍6X6的12张或6X4.5的16张,胶卷是广东汕头生产的公元胶卷。回来找家照相馆,冲洗当时看来很大的照片,其实就是底片大小。要知道出门个把月,两个胶卷就够了。
当年,能有这样一部相机,那可是比什么都拉风呢!
其实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旅行最重要的是心态。永远去发现美,而不是用想象去丈量中间的差距。让你的心宁静的去呼吸,去经历不一样的细节。旅行的意义本就不是目的地,想多远,就走多远。身体健康的时候,把每一分钟都活到极致!
东营总部
—/—/—
济南分公司-
北京分公司—
石家庄分公司—
招商
王总:
葛总:
王总:
服务
公司网址: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