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近日(2月14日)批复《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年)》,到年山东半岛城市群将力争全面建成核心竞争力强的现代化国家级城市群。从最初的8个市,扩展到13个市,未来山东半岛城市群将覆盖山东全部17个设区市。东营等8个城市发展成为大城市。
东营定位东滨都市区核心之一,无棣纳入都市区范围
山东半岛城市群覆盖山东省17设区市,人口总量较大、经济基础较好,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城市群之一,具有良好的资源禀赋和明显区位优势。
据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王玉志介绍,山东半岛城市群将构建济南都市圈、青岛都市圈和烟威、东滨、济枣菏、临日四个都市区等“两圈四区、网络发展”的总体格局,统筹城市群空间结构,引导城市群人口有机集聚,推动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
“四区”指的是烟威、东滨、济枣菏、临日都市区。烟威都市区以烟台市区、威海市区为核心,近期将蓬莱、荣成纳入都市区范围。东滨都市区以东营市区、滨州市区为核心,近期将利津、无棣等县纳入都市区范围。济枣菏都市区以济宁、菏泽市区和枣庄薛城区、市中区、峄城区为核心,近期将曲阜、邹城、嘉祥、滕州、微山、巨野纳入都市区范围。临日都市区以临沂市区、日照市区为核心,近期将莒南纳入都市区范围,远期将沂南、费县、临沭等县纳入。
年,东营等8城市将发展成大城市
王玉志说,到年,山东半岛城市群总人口将达到1.03亿左右,城镇人口万左右,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全面形成产业横向错位发展、纵向分工协作格局,生态环境更加优化,区域发展更加协调有序,城市群综合竞争力保持全国先进位次。
从规划中发现,到年,东营、枣庄、东营、泰安、滨州、威海、德州、聊城、菏泽8个城市将发展为大城市。按照规划,山东半岛城市群将立足现有基础和发展潜力,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并强化与京津冀和长三角城市群多通道联系,建设成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黄河流域龙头城市群、我国北方重要开放门户,以及成为京津冀和长三角重点联动区等。
山东省住建厅巡视员耿庆海说,山东省将建立高层定期协商机制,建立城市群、都市圈(区)工作推进机制,破除行政壁垒,统筹协调山东半岛城市群协同发展重大问题。
邹平县被纳入济南都市圈
另据滨州网记者获悉,根据规划,到年,济南、青岛将迈入特大城市行列。值得注意的是,济南都市圈由济南、淄博、泰安、莱芜、德州、聊城6市及滨州市邹平县构成。
东营等城市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
在城市群一体化建设中,交通是关键。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山东将进一步完善城市群交通网络,构建城市群3小时交通圈、都市区节点县市1小时交通圈、设区市中心城区与周边县市1小时通勤圈。在城市群对外交通联系方面,将加快与京津冀、长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快速高效、互联互通交通网络建设。
具体来说,山东将以青银、济郑、京九、鲁南、京沪高铁二线等高速铁路建设为重点,着力构筑连接山东半岛城市群与京津冀、长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快速交通通道。以城际铁路、高速公路为主骨架,优化机场、港口布局,完善城市群内部交通网络。同时,鼓励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建设地铁或轻轨线路。
年,山东省提出了“十三五”末市市通高铁的计划。同年10月,山东铁路发展基金正式成立,总规模亿元。山东铁路发展基金重点投资山东省高速铁路等项目建设,通过用政府少量的资金,作为引导资金,来撬动社会资金来参与山东的铁路建设。
山东省政府日前下发文件,决定撤销山东省地方铁路局。山东高速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不再加挂山东省地方铁路局牌子。铁路建设走市场化的路子,这一方向很明显。
上述《规划》提出,支持聊城、德州、滨州、东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冀产业转移,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广泛开展与京津资本、技术合作,鼓励优势产业和京津冀的产业之间搞好分工协作,重点围绕装备制造、纺织服装、新材料、化工、医药等产业集群,与京津冀产业结构调整密切互动。
来源:滨州网综合新华社、大众网、济南日报部分来源:第一财经、新华社等
呵呵
滨州的邹平划入济南都市圈
这是济南壮大的节奏呀
滨州呢?
东营将来会怎样?
期待未来的大东营!
东营!加油!
投稿、商务合作联系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