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寸草不生的盐碱地充满生机活力,还能长庄稼?对,听起来很难,做起来更难,但是中国农机院机电所做到了。
近日,由东营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委托机电所承建的“东营农业高新区盐碱地综合治理与高效利用试验平台”项目顺利通过验收。该平台集科学研究、成果示范、人才培养和科普教育为一体,是我国较高水平的盐碱地综合治理与高效利用科研平台。
该项目中,机电所为主体实施单位,负责盐碱地改良工程、农机装备智能控制、智能化灌溉、物联网应用等高新技术的集成与示范。
目前,“东营农业高新区盐碱地综合治理与高效利用试验平台”已投入正常运行,获得国家科技部、农业部、山东省等领导的一致肯定。该项目的成功实施为机电所“十三五”重点方向之一“现代农业整体解决方案”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如此有温度的项目。
机电所项目组
机电所农业信息化研究室主任刘阳春博士带领项目组勇担重任,历经1年的刻苦攻关,圆满完成了平台建设工作。建成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信息采集系统、基于GPRS的水肥一体自动化灌溉系统和平方米智能控制与展示中心,能够实现暗管排水降碱、田间气候及病虫害监测、水土环境监测、作物长势监测、无人值守灌溉管理、农业机械远程智能控制等功能。
平台功能介绍
田间暗管实时监测系统:主要对排水暗管的流量、水质进行在线远程监测,用户能及时了解到地下管道水的流量、盐度、pH值等信息实时动态变化情况,并在集水井内的集水管安装了暗管流量控制阀,实现了暗管排水的自动化控制,对指导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规模化推广和应用排灌模式的盐碱地改良转换技术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田间气候及病虫害监测系统:通过无线数据传输单元将获取的田间气候信息和病虫害捕捉器信息传输至控制中心,控制中心的专家决策系统结合田间气候环境对视频信息进行识别处理,结合昆虫的运动特性、病虫害流行特征综合做出诊断和分析,并将结果通过相关媒介反馈,实现快速预警。
田间水土环境实时监测系统:通过无线数据传输单元将农田地下水水位、地下水电导率、土壤温度、土壤含盐量、土壤水分等信息传输至控制中心,经平台自动分析处理后可获取土壤水/盐三维动态、地下水/盐三维模型。通过地下水土信息监控传感系统的布设,用户能及时了解到地下地下水与土壤有关指标的实时动态变化,对指导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作物长势信息监测系统:通过检测作物营养、作物长势信息、作物冠层图像信息等分布情况,由专家决策系统对作物生长情况作出准确判断。
无人值守灌溉泵站管理系统:主要为喷灌设备的正常工作提供水源,并通过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了泵站的无人自主运行管理。
田间数据采集系统:实现了上述各个子系统的管道水体、土壤墒情、田间气候、水土环境、作物营养和病虫害信息等原始数据的接收存储、分析处理、动态显示与统计报表,并可对田间灌溉机组的喷灌信息和运行状态的监测与显示。
点击蓝色字体,了解更多信息。
产业
一图了解CAAMS机电所互联网+现代农业做了啥
编辑子册
图片机电所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