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李海鹏
出生日期:年12月25日
星座:摩羯座
现居地:山东济南市
中学:东营广饶县第一中学
大学:临沂大学
研究生:山东师范大学
职务:山东鹏宇集团董事长
第十三届临沂市政协委员
济南市临沂商会副会长
“我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每当看到年迈的父母为了孩子而劳作不息的身影,我心里特别疼,我渴望自己快点长大成才,我骨子里有一种干事业的激情。我特别希望赚很多的钱以让自己的父母、家人过上好日子。”在回忆创业之初的情形时,李海鹏说。年,李海鹏出生于东营市农村,父母都是农民,他在家排行老三,上面有两个姐姐。
年李海鹏考入临沂师范学院历史系,年毕业。由于家庭困难,上大学第一年的元学杂费、生活费还是父母东拼西凑借的。在校期间,李海鹏一边学习,一边利用业余时间兼职,但刚开始时并不顺利。“有一次,我在临沂一家家政公司打工,被派到了一个有钱人家去打扫卫生。那人要求非常严,一而再、再而三地要求返工。我从早上9点一直干到晚上8点,一点点地擦,一点点地清洗。一天下来,本来说好给50多元钱,最终那人还是以擦得不干净为由仅给了30元钱。”他先后干过家政、业务员、推销员等,年他用挣来的钱买了一辆二手出租车,简单装饰后就租了出去,最多时他曾买了七辆出租车营运手续。就这样,李海鹏在别的大学生还伸手向父母要钱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
利用寒暑假,他还到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企业锻炼,这大大开阔了他的眼界。后来他利用积攒的40多万元钱,同别人合伙在深圳开了一家汽车装饰品加工厂,用工达到多人,在年大学毕业时,他就已经拥有了五六百万元的资产。上大学期间,除了第一年元的花费,李海鹏没跟家里再要一分钱。“我觉得能靠自己干一番事业”“如果说刚开始打工时,是为了减轻家庭负担,那么到毕业时,我的想法有了改变,我觉得能靠自己干一番事业。”李海鹏说。也许是发现了自己的经商天赋,年大学毕业时,李海鹏没有像其他的大学生一样考研或者是考公务员,而是选择了自主创业。他利用闲置资金,在临沂开了一家火锅店,主营火锅、烧烤和特色菜,6年酒店还被评为“临沂市十大火锅名店”。随后他又逐渐涉足文化、投资、建筑装修等行业,逐步完成了资本积累。“竞争激烈,眼光必须转变得快。”针对好多项目为什么仅干两三年就不干了的疑问,李海鹏说。从创业至今,他涉足过几十个行业。近两年,他开始收缩战线,化零为整。9年,他在菏泽创办了占地多亩的山东皓宇服装有限公司。年,他又将企业总部搬到了济南。今年5月份,企业改制成了控股集团,旗下有十几家企业,核心业务以投资担保为主,总资产达到七八个亿,年销售收入十多亿元,年仅30岁的李海鹏担任了董事长,如今他又开始筹划企业上市的事情。
创业历程
年6月,走出校门的李海鹏在深圳创办深圳市新锐汽车装饰品有限公司。是年12月售额达到80万元。5年资产增加到万元,有职工多人,其中中高级技术和管理人员80余人。在此期间,李海鹏多次资助贫困山区中小学生。
5年春天,李海鹏在山东省临沂市创办临沂市沂蒙集藏礼品社。主营古玩、字画、钱币等各种集藏品。现已注册成立临沂市兰亭文化发展公司,并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设有集藏品代理收购点和销售点。
5年9月,李海鹏创办临沂市蒙古小羔羊酒店。主营火锅、烧烤和特色菜。6年初,酒店被评为“临沂市十大火锅名店”,迅速成长为临沂市餐饮业的生力军之一。
6年6月,李海鹏为母校临沂师范学院捐资12万元在社会发展学院设立“海鹏助学基金”。现已有56名优秀学子分别获得了“海鹏优秀奖学金”和“海鹏优秀助学金”。
6年9月,李海鹏注册成立了临沂市亚光亚装饰有限公司。
7年起,李海鹏先后涉足房地产、商业物流、国际贸易、建筑装饰等行业,积累资金过亿元。
8年5月,正式成立山东润蒙集团。
年春天,公司总部由临沂迁往济南。
年3月,山东润蒙集团进行股份改制,并正式更名为山东鹏宇集团。
一段采访:
80后企业家,年纪轻轻就已经是资产过亿的山东润蒙集团董事长,临沂市政协委员。如此光芒四射的履历,却是从家庭贫困的大学生白手起家一步步创立了自己的企业王国,我们就从他大一开始做家政服务员讲起。
李海鹏:我家庭条件不是太好,不想让家里为我承担太多,一到假期就出去打工。我记得第一个假期是做家政服务员,双休日去单位打扫卫生,一直到晚上九点十点,觉得很辛苦,其实做这份工作很难接受,但觉得父母把自己养大非常不容易,加上学费住宿费大约在八千左右,相当于当时普通农民家庭的全年收入。当时家里借了不少钱,想到要为父母分担一部分的压力,所以一直坚持了下来。作为在校的大学生,我认为应该放下架子,脚踏实地,端正好态度。
记者:你勤工俭学的时候家里是知道的吗?
李海鹏:家里不知道。大概是从大二开始吧,家里只负担了我第一年的学费。
记者:他们是否问过为什么你的学费不用家里太多负担了?
李海鹏:他们问我我都说是从班里借的,打工的事不能让父母知道,不然他们会担心。
记者:之后还做过汽车装饰品公司的销售经理,后来去深圳发展跟那段经历有关?
李海鹏:对。
李海鹏:在深圳创办自己的公司我们会觉得需要很大的勇气。本来我已经靠打工积攒了一定的存款,如果一旦创业失败,其实还不如给人家打工更有保障。当时是怎么想的呢?
李海鹏:当时2年国家提倡大学生应当走出去与社会接轨,在社会上锻炼,增加就业的能力。中国开放最前沿的阵地在深圳,我觉得更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当时的深圳还不像现在这样繁华,我与其他两人合办了一家厂子,大概有几千平方的一个厂房,做汽车装饰品加工,这个行业那时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也是比较新兴的行业。截止到年底在全国发展到八十余家代理商,第二年销售额达到0多万。03年我们受到了挑战,深圳当地兴起了很多同类型的企业,当时我们想到了创新。增加了一些女性的装饰品,非常吸引人的创新板式,促成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记者:您是怎样处理与合伙人关系的呢?
李海鹏:我们之所以能走到一块是因为有共同的理想,在合作的两年时间里,也碰到了一些矛盾,但这仅仅限于对公司利益的讨论,没有涉及到个人的私利,我认为这点是最宝贵的。
旁白:临大四年的学习经历让李海鹏对临沂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迅速积累了资本金后,他决定从深圳回临沂发展,让人觉得奇怪的是,在临沂期间,他创办了各种各样的完全没有关联的企业,但有一样是相同的,这些企业全都赚钱。
记者:发展的很好很快,你们之间的摩擦也能很好的处理,是什么让你结束深圳的业务回临沂发展,你家是东营的为什么不回东营,看中临沂的是什么?
李海鹏:真正来临沂投资是在05年春天,那时临沂的批发市场刚刚兴起,我虽然出生在东营但19岁就来到临沂,因为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对东营还是比较陌生。当时大学的同学、老师、领导,也鼓励我回到临沂,05年在临沂创办了几家企业。沂蒙集藏礼品社是其中之一。主营古玩字画之类的东西。还开了家酒店叫蒙古小羔羊。06年又成立了亚光亚装饰公司,因为我的专业在大学里是历史,当时在大学里也是以历史第一名考进的大学,当时对历史,对文化也是非常感兴趣,所以创办的企业作为自己的兴趣点和事业的发展点。
记者:刚才你谈到的沂蒙集藏礼品社,和你的兴趣相关,和你学的专业也有关,但蒙古小羔羊酒店,装饰公司,公司和公司之间几乎不搭界。我想问一下管理起来是不是比经营单一的企业难度更大?为什么要不断地开完全不搭界的公司?
李海鹏:因为我当时年龄比较轻,想多尝试些不同的行业,也想多涉足些不同的类型,多锻炼下自己,去磨练。因为年轻,思想会转换的比较快,虽然行业不同,但管理的思想和理念是互通的。
记者:蒙古小羔羊酒店九月开的,第二年年初就被评为临沂市十大火锅名店,包括后来注册的亚光亚装饰公司,当时是投资了好几百万,也就说你做一个都是做成功?
李海鹏:我们的亚光亚装饰公司也是当时临沂规模最大的家装企业,最多的时候同时开工了80余家。但经营到08年以后就放弃了这行业。
记者:为什么?
李海鹏:08年企业碰到了转型,当时注册成立了山东润蒙企业集团,涉及的行业比较多也比较乱,想统一起来,想获得更大的项目,想获得更高的发展。07年的时候,在经营这几个企业的时候,临沂的市委市府,临沂的市委书记李群同志,还有我们临沂大学的校长韩延明校长给予了相当多的关心、帮助。07年获得了临沂十大道德模范这个奖项也是给了我很大的鼓励,特别是07年当选了临沂市的政协委员,当时是全市最年轻的政协委员,当时想提升一下自己,所以成立了统一的集团公司。
记者:所以当时并不是经营不下去了,而是要集拢资金,提升自己。山东润蒙企业集团,名字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
李海鹏:我做企业有个特点,特别崇尚诚信。别人会认为商界无情,但我认为,中国的企业家一定要讲诚信,诚信能让企业走的更长更远。润蒙的意思就是诚信兴商润蒙,沂蒙地区一直比较落后,所以也是想体现这个企业的地区的、社会的责任感,一直为沂蒙地区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记者:9年又成立了北京洛普斯曼服饰有限公司和山东皓宇服饰有限公司。
李海鹏:在菏泽创办了山东皓宇服装工业园和北京洛普斯曼服饰有限公司,投资3个亿。润蒙是08年3月份成立的,他的母公司是投资公司,主要也是在寻找投资项目,置业也是像房地产相关的楼盘。08年09年选择服装这个行业也是国内的服装业碰到了洗牌的时机,所以说选择创办了服装企业。
记者:你每次转换角度,转换眼光做一个新的投资的时候,都是跟市场相关的?
李海鹏:对。我认为,人的眼光不能一成不变,特别是在商界。要及时的转化企业的视角,重视公司企业的创新。
记者:可以同时这样的理解为,什么企业赚钱我就做什么吗?
李海鹏:不能这样说。得根据国家宏观的形式和世界的大势来看。做什么行业适合社会,适合自己。
记者:我现在最好奇的当然就是你怎么赚到的钱,我们只看到你在不断地换行业,一次比一次投资的钱多,那肯定就是赚到的钱越来越多。能讲一个具体的例子,让你自己特别得意的特别大的一笔,不仅是金钱上的成就感,也是对自己能力的肯定,我这次决策又是正确的。
李海鹏:选择了文化这行业,当时最经典的一次我认为,04年秋天,国家发行了清明上河图的邮票,当时也是邮市投资的热潮,不亚于炒股。当时通过清明上河图邮票的运作和投资,也是在中国比较经典的一个案例,邮票投资成功了,单纯的这么一次经典案例就赚了一千多万。
记者:最初你选定这份邮票是基于什么?
李海鹏:我从小喜欢集邮,对集邮这个行业,我是特别的喜欢,喜欢去研究它,喜欢去了解它,也是看国家的政策、文化市场、走势,才有了清明上河图邮票的投资成功。
记者:认准清明上河图的时候,你就断定,肯定能挣钱?!
李海鹏:对。
记者:当时投了多少?
李海鹏:三四百万。
记者:赚了一千多万?!
李海鹏:对。应该说当时在中国的邮票投资史上,应该叫经典的案例。
记者:为什么不追击?
李海鹏:邮市和股市一样,它是分牛市和熊市。邮市05年夏天就陷入了低谷。
记者:然后就抽身而退了。
李海鹏:对。
旁白:考大学到底是为了什么?找工作还是学习更多的知识?如果已经有很好的发展方向很好的创业时机,大学上还是不上,李海鹏又是怎么做的呢?
记者:其实我听您在介绍自己经历,包括你现在的经营思路,就是我要不断的学习,不断地充电,不断地转换方式和经营的内容,跟您所学的专业听起来不搭边。选临沂大学历史系的时候,是基于喜欢吗?
李海鹏:当时我选择历史这个专业,也是因为在初中、高中比较喜欢这个专业,就报了我们的临沂师范学院,高中三年,做了三年的历史课代表,历史专业成绩比较好一些。
记者:考入临沂大学的时候,专业成绩是第一,老师也会很喜欢你吧?
李海鹏:当时专业分比较高,辅导员、系里的领导对我也是比较的关心,鼓励我进一步的好好的学习,继续的深造。但是,当时大一勤工俭学,老师领导也发现了,在跟我交流,出去干什么、家庭条件不好吗?
记者:事实上您看,一定有很多精力是放在勤工俭学,包括后期的创业,有很多是和学校的时间是重叠的,所以可能是不是从老师那个角度看都有点不务正业,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业上?
李海鹏:在校期间,有一部分老师,特别是教我的老师,他们会有些意见,因为当时请过很多次假。大部分老师还是比较支持的。我们的校长,还有我们历史系的主任给予了我一个非常高的支持,支持我走出去,包括我们校团委的书记。
记者:学业和以后的事业成功,你怎么来看待它们之间的关系?因为我知道有太多的人最初上大学的想法就是上完大学能有一份好的工作。是不是可以说如果我以后能够创业成功,学业怎样真的是无所谓的呢?
李海鹏:我认为不是这样的。学业和勤工俭学、创业一定要相结合,不能说因为去做事业而荒废了学业。我认为在大学里面,去充分的学习、给自己充电,完成学业是个前提和基础,课余时间,还有在放假的时候可以去做一些比较适合自己的锻炼,这样才是最合适的。
记者:你并没有怎么太耽误你的学业啊。
李海鹏:没有。大学本科毕业证就是很好的证明。
旁白:6年6月,李海鹏为母校临沂大学捐资12万元在社会发展学院设立了“海鹏助学基金”,已有多名优秀学子分别获得了“海鹏优秀奖学金”和“海鹏优秀助学金”。他的这一做法和他自己的经历有关,也跟对学校的感情有关。
记者:04年毕业以后,06年4月您就在您母校设立了海鹏奖学基金,专项奖励贫困生,选择这样的方式除了跟您的个人经历有关,与临大的感情也有关吗?
李海鹏:应该说两方面都有吧,一方面自己出身农家,这样做最初就是想帮助贫困生完成基础的学业,应该说是感同身受;第二方面,对母校也是心怀感激之情。
记者:想要拿到海鹏助学基金要具备哪些条件?必须得是农家吗?
李海鹏:没有这个要求,但是必须是家庭贫困,交不起学费,然后才能拿到每年的助学金。如果单纯贫困,自己不务正业的话,也是获得不了的。
记者:您在临大的这四年收获最大的是什么?和你现在创业成功之间关联有多大?
李海鹏:临大这四年和我创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受到了我们校领导、我们系领导,包括一部分老师细心的教育培养,受到了对自己做人做事的一些启迪,对于自己做企业有帮助和感触。做事先做人嘛,我认为在临沂大学这四年,主要教会了我如何做人,当时有一个牌匾叫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做人是第一位的。然后做事是第二位的。做家政服务员的时候,基本上一天是从早上干到晚上很晚,连续干十七八个小时。包括打扫地面,卫生间马桶,是非常辛苦的,每个小时六块钱。有一次干了十几个小时,挣了一百多块钱,第二天去拿的时候,人家就是不给,因为当时我们几个学生同时去那,我们就问为什么不给呀,他们说并不是不给,公司资金比较紧。我们表示了谅解,过了几天再去,就关门了。学生嘛,出来打工很不容易,碰到这样的事情,让骗了,我们同学当时就骂,为什么这么缺德。第一个念头也是很生气,这样的老板肯定不会做大的,这样没有诚信。后来和指导员老师聊的时候,老师的话对我们是一个启迪,他说别把这件事放在心上,碰到这样的事是很正常的,并不是你们格外倒霉,人生中每个人都会碰到类似的事情的,以后多锻炼。老师的启迪当时对我们的心态调整起了很大的作用。
旁白:多年来,李海鹏一直致力于慈善事业,对于慈善本身,他有怎样的理解呢?
记者:我看您特别热衷公益事业,06年的时候在临沂大学的专项助学基金是捐了十二万,07年是捐了十二万五给希望工程,书圣文化节,捐了二十万,08年四川汶川地震的时候捐了十多万。你怎么看待这种捐款的方式,再扯的远一点,你怎么来看待像陈光标这样的慈善家。
李海鹏:从06年我开始做社会慈善事业,刚开始时侧重帮助贫困的学生。08年汶川地震,国难当头,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很多老党员、老人,都拿出自己辛辛苦苦积攒的几十块钱几百块钱捐出来了,自己在做企业,更应该身体力行,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陈光标这个企业家,我是比较尊重和敬佩的。他被称为中国的首善,我认为当之无愧,它的高调也是在情理之中,虽然引来了人们的质疑和批评。做慈善没有什么不对,只要这些钱来路正当,渠道合法,做慈善应该得到更多人的支持,而不是质疑和批评。我认为我一生都会把社会公益事业坚持下去。
记者:你在商道听起来一帆风顺的,有什么高人之处吗?
李海鹏:听起来一帆风顺,可能在外人的眼里,不能理解到企业里面的一些真实状况,其实企业也是经历了一些大大小小的困难和困境,作为老板,始终要给企业内部的一些员工和企业包括一些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好招聘SEO总监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