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贤毕至翰墨传情
齐鲁联讯4月25日,东营市楹联协会组织东营区和市经济开发区两个区,东营区教育局、第一中学、第三中学、司法学校、六户镇、龙居镇等领导,在东营市委原副书记、东营市楹联协会首席顾问姜振邦,东营区楹联协会名誉主席万玉衡、韩祥明、吕江浩、和省协会副秘书长谷守晏的率领下,一行二十七人来到“中国最佳楹联文化区”潍城区进行了为期一天的考察、学习、交流。此次考察,潍城区对东营市组织的这次来潍城考察楹联文化的活动非常重视,进行了周密的部署和安排。中国楹联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楹联艺术家协会常务副会长、潍坊市潍城区诗词楹联学会长陈宝玉全程陪同。同时陪同的还有山东省楹联艺术家协会副秘书长杨顺章,潍城区诗词楹联学会执行会长刘思成、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武福河,潍城区教体局副局长袁景瑞、优秀传统文化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孙波。第一站,考察团首先来到中国楹联教育基地——潍城区潍州麓台学校,在学校党总支书记兼校长高明永、副校长朱国祥等人的引领下。观看了学校的楹联文化氛围,观摩了六年级语文老师于静课题为《七律·长征》与对联的楹联课。课堂上,于老师既体现了植根铸魂,立德树人的办学理念,又体现了楹联知识分解揉合到课堂教学当中,不占课时教学设计技巧,走在了楹联课堂教学的前沿,受到考察团的一致认可。第二站,考察团参观考察全国首个中国楹联文化公园——潍城区自怡园公园。自怡园大门口的“中国楹联文化公园”名牌,由中国楹联学会会长李培隽题,中国书法协会会长苏士澍书。园内长廊、亭榭、景观潍邑的古今名联、全国征联获奖联,尽收眼底,从公园的角度,展现了潍城区社会楹联教育层面的浓郁氛围。第三站,考察团来到一所农村中国楹联教育基地——北关中心小学。在孙建校长的导引下,考察团从一楼看到五楼,观看了每个楼层都赋予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传统文化浓郁而且不同特色的楼层环境、教室功能室、操场等,感受了处处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文化生态场景。同时,观摩了本校特色教学珠心算教学,同学们现场做答精彩表现迎来了考察团的阵阵掌声。第四站,考察团考察了中国楹联文化社区——刘家园社区。该社区致力于让普通老百姓爱楹联、赏楹联、学楹联、写楹联。该社区的每一座楼、每家每户的大门口、每家每户的小仓房都悬挂楹联,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千家万户。参观考察结束以后,大家又来到刘家园社区二楼会议室,进行楹联工作的交流座谈会。陈宝玉介绍了诗联一家,书联一体,画联一意,诗联书画印一脉中华魂的大楹联理念,介绍了潍城区诗词楹联学会成立十一年,张元茂任主席7年,他任会长4年,从艰难起步,到一步一步走来取得的宝贵经验。他坦诚地说,归根结底不外乎“四字”、“五个发展”。“四字”是大、广、深、实,即在大字上做文章,在广字上求发展,在深字上搞突破,在实字上下功夫。“五个发展”是顺势发展、乘势发展、助力发展、融合发展和借力发展。陈宝玉向姜振邦赠送了他亲自撰写的两幅墨宝“植根铸魂,立德树人”与“植根华夏沃土铸魂未来栋梁,立德承载百世树人兴国安邦”,来表达他对东营市同仁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楹联文化的美好祝愿。最后,赠送了5套诗词楹联学会、优秀传统文化名师工作室编辑成册的10本楹联文化资料。姜振邦发表了讲话,他首先感谢陈会长在百忙中向他们传授宝贵经验。他说,“五个发展”对所有的工作都有利,是触类旁通,可以运用到所有的工作。他让万玉衡会长做表态发言。万玉衡说,我们来到潍城,看了两处学校,一个社区,一个主题公园,同样感到了震撼。我们要将潍城的好经验、好做法带回去,抓好典型引路,把楹联文化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的工作做好。要抓好大楹联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乘势发展,借力发展,顺势发展!姜振邦总结说,潍城的经验非常值得学习、借鉴。肯定了潍城联教繁花似锦,联墨双壁生辉,传承红色基因,联教工作成效显著,创建成果丰硕的成绩。考察团成员纷纷表示,学思路境界、学规划做法、学标准水平、学运用实效,扎扎实实做好落实的文章。姜振邦热情洋溢的讲话,赢得了全体入会人员热烈的掌声。主编:刘太品
副主编:郭君生葛庆平
编辑部主任:赵志
副主任:韩邦亭乔绪涛徐学利
编辑:苏振学王彦林王帅王传菊
长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