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东营美景
东营房产
东营医院
东营新闻
东营特产
东营生活

东营市一中的那些老师们

开学之初的班会课上,我曾夸张的告诉学生,在东营的街道上,每天早上起的最早,晚上回家最晚的大多是东营市一中的老师。我开玩笑的说,算什么,班主任们全是,学生们听后哈哈一笑。市一中的老师很辛苦,这个不提,各行各业都不容易,但是市一中的老师特别敬业啊。中午吃饭时,和两位化学老师坐在一起,一位是我校著名的化学奥赛教练员,脸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另一位是朱学东老师,五年前乌黑的头发,而今已是花白。守着吃剩的餐盘,他俩非常严肃地讨论着一道化学题,不时还会争论几句,他们的谈话我全然听不懂,只知大意是关于铝的内容。几分钟之后,悬而未决的问题,好像已经解决,他俩面露微笑,缓过神来,发现旁边还有一个人坐着,于是他俩向我笑笑,直起身子,端着餐盘慢慢地走开了,我抬头望去,两个微驼的背影,渐渐消失在了餐厅门口。回到办公室,我将下午上课用的课件修改了一下,忙完之后,看到对面的数学办公室还开着门,于是我便走了进去,办公室内静悄悄:金山,宋春,西龙还没走,他们还趴在那儿做题呢。金山虽然是一位数学奥赛教练员,在数学方面颇有造诣,但是,即使是平时的小练习,他也会认真地演算。西龙的桌子上还有吃剩的米饭,显然,午饭他是在办公室内解决的。宋春是班主任,事务较多,几乎日日中午都能看到他在办公室。三位数学老师寡言少语,显然还沉浸在数学的逻辑推理之中,怕打乱他们的思路,和他们简单聊了几句,我就很识趣地走开了。其实,仔细观察周围的同事,不都是这样的工作状态吗?办公室内的老刘、老高、老闫等人,已到快退休的年龄,可是工作起来依然一丝不苟,批作业,编资料,对学生单独指导,年龄虽大,可哪一样活也不少干,他们就像一头任劳任怨的老黄牛,永不疲倦地在教育这块土地上奋力耕耘着。在回宿舍的路上我一直在想,东营市一中年轻的教师也有十几年的工作经验了,即使不用备课,直接讲课也没问题,可他们为何还是这样拼呢?其实,这是一种职业的自觉啊,如果不认真去做好,即使别人不批评,自己心里也会难受。另外,教师这个职业容不得半点敷衍,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是逃不过五十多双眼睛的。有时我也在思考,教书育人,不应是并列关系,而应是递进关系,教不好书,有什么资格去育人呢?只有将书教好了,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也才能好好解决“育”的问题。因此,教好书应是基础,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在一中,像上面那些敬业、认真的老师还有很多很多。许多老师工作了十几年,二十几年,依然对教师这份职业热情不减,不为别的,只是喜欢站在讲台上酣畅淋漓表达的感觉。当他们给学生讲明白了一道化学题时,当他们教会了学生一种写作方法时,当他们重新点燃了学生的梦想时,我想他们是激动,是兴奋的。还记得以前和数学老师老李搭档时,一上数学课,他就异常兴奋,隔壁教室都能听到他的讲课声。总之,能给学生传道,能帮学生解惑,在我看来,确实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有时,我们不是因为喜欢才去做一件事情,而是因为做好了才去喜欢。那些在吃饭时还在讨论问题的化学老师,那些在午休时间还在研究数学题的数学老师,那些在下课铃响了还迟迟不愿走出教室的老师,在他人看来,实在是太辛苦了,而我笃信,他们也一定有自己的乐趣,这种源于思考,源于表达的乐趣,确实难以为外人道也。彬彬而有理

支持作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yingshizx.com/dysh/84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