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临近,有朋友问我:要去西安又怕人挤人,想随便逛一下再找个周边冷门人少的地方玩两天,有什么推荐?要求:公共交通便利,景点集中、可看性强,我不假思索,脱口而出:韩城。朋友疑惑:韩城?好像没听说过,有什么好玩的?三言两语说不清,还是写个推文吧。
韩城是前几年去的,超级喜欢,没写游记,只因去的那两天都下雨,第一天雨还很大,拍的照片太拉了。请各位看官不要介意,实景比我拍的好看一百倍。即使今天重新翻出这些惨不忍睹的老照片,还是能够看出其本质的美轮美奂。
韩城,司马迁故里,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西安虽然名声很大,但经过各种运动和大拆大建的洗礼,地面古迹所剩无几,而韩城却奇迹般地保留了古城的基本原貌,大量元、明、清的古建原汁原味,国保荟萃,精美程度不逊于黄河对岸的山西,而游人比山西还要少。还有各色当地美食可以带来味蕾上的满足。
交通:西安到韩城有多趟火车,两三个小时可达,节假日建议提前购票。到了以后基本靠步行或网约车就可以完成所有景点的参观了。
住宿:很多人去韩城都是一日游,我认为一天是远远不够的,至少也得两天,尽量住在老城区附近,景点主要集中在老城区。
景点:
一、韩城老城。和大把以仿古建筑充数的“古城”相比,这是一座真正的古城,格局完好,还是几百年前的样子,时间似乎在这里并未溜走。而且还是一座活着的古城,至今住着很多居民,商业化不重,充满真实的烟火气。
主要看点:
1.城隍庙:明代建筑群。各式斗拱、琉璃脊饰,繁复华美,不输山西。
门外的牌坊和九龙壁也精美异常。
2.东营庙。在城隍庙对面,九龙壁其实是它的外墙。
3.文庙。陕西最大保存最好。
要注意的是文庙大成殿里有工作人员诱导游客捐大额功德钱。我本来已捐了钱,一个男工作人员来找我搭讪,我想和他聊聊文庙的历史文化,谁知他的目的是让我捐至少几百的功德钱,我说已经捐过了就赶快走了。不知道这种现象现在还有没有,在这么神圣的地方实在下头。
4.北营庙。
5.庆善寺。
6.九郎庙。到这里才知道原来赵氏孤儿的故事就发生在韩城。九郎庙就是为了纪念这个故事而建的,在全国都很罕见。
7.毓秀桥。在城门外,清代古桥,最难得的是桥的附属结构:身着元代服饰头戴风雪帽的圆雕石人坐像及一座三连重檐歇山顶式木牌坊都保存完好。
瓮城及城楼很新,应该是复建的。大拆城墙的年代韩城也没能幸免。
8.韩城烈士陵园和赳赳寨塔。塔始建于金,重修于清康熙年间,是古城的制高点,位于烈士陵园内。
古城街景。空荡荡的,古朴安静。
二、司马迁祠墓。来韩城必定要拜谒这位伟大的史学家。
司马迁祠墓坐落在黄河边的一座小山包上,清幽古朴。登至高处可见黄河和黄河大桥。
司马迁祠外也有一座古桥—芝秀桥。
要吐槽的是景区周边修了一个超大的广场,跟其古朴的氛围很不搭。我去的那年刚修好,门票就暴涨至80元,还好我有个旅游年卡可以打对折。景点是不错的,值得来,但一小时就能逛完的地方,80的门票属实太贵了。那个大广场修的毫无必要,耗费国帑,目的就是难为年老体弱的人,让走不动的人坐收费的摆渡车。圣人眼皮底下干这种利欲熏心的事,吃相真是难看。
三、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两周时期在陕西的韩城、澄城地区还有芮国这样一个小诸侯国。年位于韩城梁带村的芮国墓地出土,是迄今为止芮国遗址第一次被发现。之后历经5年3次大规模的勘探,发现了这片黄土地下的余座两周墓葬,出土文物多达余件(组)。其中有7座可能是芮国国君和夫人墓,最令人瞩目的是M27芮桓公墓,这是陕西地区建国以来未被盗掘的最大墓葬,也是两周为数不多南北两条墓道的“中”字形大墓。
芮桓公墓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铁器、金器、玉石器、料器、漆木器等。其中青铜器有成组的礼器“七鼎六簋”,还发现了目前发现最早的錞于(一种乐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还是全国出土金器最多的商周墓葬,其中出土的48件金器里就有金剑鞘、金韘(扳指)、金龙,和青铜带盖尊、青铜三角形戈,都是两周时期首次发现的新品种。为此韩城专门修建了这个博物馆,主体建筑超级大气,周边又是大广场,可以用奢华来形容。其实展出的文物数量并不多,但份量够重,布展一流。没什么人,观展体验舒适。
四、大禹庙。这个地方是我在地图上临时看到的,发现离芮国博物馆不太远,本着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的精神而造访的计划外的景点。之前没在任何游记攻略里见过,不清楚里面有什么,没想到收获了大大的惊喜。
大禹庙主要建筑都为元构。寝殿里面的神龛、彩塑应该也是原物,最大的惊喜是两边的墙壁上保留了满满两墙的明代壁画。一幅是“孙悟空大战红孩儿”,西游记的题材非常罕见!另一幅是“郭子仪庆功寿宴园”。壁画布局精妙,笔法细腻流畅,人物生动传神,都是上乘佳作,保存的状况也非常好。这里不像山西的壁画,经常黑灯瞎火的,还有文保员在旁边盯着唯恐你拍照。大禹庙似乎害怕游客看不清楚,亮着大灯,也没人盯着,所以我看了好久也拍了个痛快,代价是两腿被咬满了蚊子包。
五、普照寺。和大禹庙一样,普照寺也是常常被游客忽略的景点,这里同样惊喜满满。
首先,普照寺是一座元代建筑的博物馆,这里集中了多座原来散落在韩城乡间的元代古建。移地集中保护,这个做法我双手赞成,毕竟乡间零散的古建保护难度太大,集中在一起也方便游客观赏。但给这些古建的空间能不能大一点啊?每栋房子都紧挨着,十分逼仄,想拍个全貌都不容易,司马迁祠墓、芮国博物馆那种无意义的大广场,倒是给这里匀点地方啊!
经过前面这片集中的元代建筑,沿山门拾级而上才是真正的普照寺。
普照寺的主殿也是一座元构,而给人最大惊喜的是里面保存完好的元代彩塑啊!
殿内保存着塑于元泰定三年(年)的释迦牟尼、文殊、普贤、阿难、迦叶5尊彩色塑像。中间置佛教始祖释伽牟尼塑像,结伽而坐于莲花座上,通高4.2米,面容丰腴,维容肃穆,自然端庄,呈说法状,其身后背墙绘制有背光和头光,并饰以海水朝阳和飞天图案。佛祖两侧站立有大弟子阿难、迦叶。一个面部皱纹,双屏紧闭,神态安样,拱手面站;一个为斜披袈裟,身微前倾,面带笑容,合十面立。两弟子塑像各高2米,均置干莲花台上,再往两边为两尊苦萨塑像,均盘膝坐于六边形莲花须弥座上。造像恬静详和,肃穆自然,通高均为3.6米。左边是文殊,右侧为普贤。
整组雕像技法精妙,配色艳而不俗。不像山西古寺里的彩塑经常隔了栅栏铁窗不能近距离欣赏,还不让拍照。这里没有任何人为障碍,可以看得非常仔细。这些莲座上的花卉,照片表现不出来,所有的纹理都是立体的,是我看沥粉贴金这个工艺最清楚的一次,太美太美了!
另外,佛帐顶部为木质天花,共计余块,每块天花都是一幅绘画,其中人物绘画为33幅,其余则为花鸟虫鱼等,绘画的笔墨生动、手法细腻,情景逼真,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这座石供桌用的是浮雕的技法,也是精美绝伦。
院内还有几尊可能是元代的石像。
六、党家村。这是一个陕西关中地区保存完好的具有代表性的明清古民居村落。
以上是韩城最主要的景点,仔细看两天还是少不了的,千万不要一日游,会错过很多精彩。
美食:
韩城小吃很多,又盛产大红袍花椒,所以走在街上都是一股香香的花椒味。
花椒酸奶,只有韩城才能喝到,在我心里是封神的存在!太好喝了!可惜只有需要冷藏的玻璃瓶包装,为什么不开发常温酸奶呢?如果有我当时一定会买两箱寄回家。为了这个酸奶韩城都得二刷。
花椒冰淇淋也不错,据说现在还有花椒咖啡。
另外韩城还有羊肉糊卜、羊肉饸饹、菜卷等等许多美食。韩城的早餐当地人都会去喝羊肉汤,非常鲜美,不要在意就餐环境,就是这些坐满本地人的苍蝇馆子味道才最正宗。
韩城写完了,一边回忆一边心驰神往,以后有机会好歹还得二刷,带上单反,一定得把这座我超喜欢的小城拍得美美的。
番外篇:
韩城结束后又顺道坐班车逛了一下澄城。澄城是关中名吃—水盆羊肉的发源地。自从看了《长安十二时辰》,就疯狂爱上了水盆羊肉,虽然在西安也能吃到,但路过发源地总归要尝尝吧。因为我是下午才到的,大部分的馆子都关门了,只找到一家还开的,所以要在澄城吃这道美食还是尽量要请早,早上尤其是头锅汤最鲜美。
澄城的水盆羊肉是不放粉丝的。可以把月牙饼掰成小块泡汤里吃,也可以把羊肉捞出来夹在饼里吃,我最喜欢的吃法是把免费的腌制小菜夹在饼里再配着汤吃。
澄城也有些古迹值得逛的。
首推:城隍庙神楼。国保,形态优美,非常精致漂亮的明代建筑群。可惜后面的主楼修缮得太新太艳了。
第二、精进寺塔。始建于唐,北宋庆历七年(年)重修,依旧保留了唐塔的风格,非常像大雁塔装饰性的结构比大雁塔还要多。
第三、澄城博物馆。虽然是县级博物馆,还是很有特色和可看性的。
这里大概是拴马桩最多的博物馆。
最有意思的是这个金代的铁钟,铭文有很多简体字,非常罕见,是汉字简写演化的活化石。我在里面找到了“张”字,原来金代就有这个简化字了啊。
澄城用了半天时间,加上来回路上的时间,这次行程总耗时三天。
行文至此,可以给朋友交差了。如果江浙沪的朋友五一想在周边游看一下我之前写的游记。
特别推荐以前我写的马岭古道的游记,也是五一临时出游的。我大概是全网唯一从马岭脚村走回桐庐县城的人,有轨迹,喜欢徒步的朋友可以看看。这条线以前没啥人走,现在好像也成小网红了,所以不要试图自驾,节假日一定会堵车,可以像我一样桐庐坐班车到马岭脚村再走回来。
来源:班车党游小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