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6点,东营市河口区河宁市场熙熙攘攘,市场商贩和沿街商铺开始了新一天的营业。在人群中,那一抹“执法蓝”格外亮眼。
河宁市场位于河口城区海宁路,东临实验学校,北靠多处大型居民小区,是一家集果蔬生鲜副食为一体的老牌农贸市场。由于市场商户密集,经营户跨门经营、占道经营现象多发,所以在上下班高峰期,严重阻碍交通、影响市民生活秩序。“往常我们执法队员的常规劝导效果并不好,占道经营现象常在队员离开后出现‘反弹’。现在我们针对这一情况,制定了专项行动方案,采取了‘定时、定点、定人’的工作法,常态化整治辖区内各市场周边环境秩序。”河口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崔建华说。河口区根据流动摊位出摊规律,出动执法人员准时对辖区市场周边进行巡查,以市场为中心点向沿街两侧扩展,加强市容环境秩序管理,本着“人性化、长效化”管理的原则,遏制“马路市场”现象的发生。
文明城与烟火城能否兼得?这要在精细化管理上下功夫——除了规范经营行为,河口区的精细化管理还延伸到了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夏季来临,烧烤美食成为市民的热门选择,但露天烧烤的油烟不仅让周边住户不堪其扰,而且对环境保护带来挑战。为此,河口区专门开展开展露天烧烤专项整治行动,严格把控餐饮油烟排放标准,在错时段对餐饮企业进行油烟执法检测的同时,针对餐饮企业开展油烟净化器安装情况摸排行动,要求餐饮企业必须安装油烟净化器、建立油烟净化器使用台账,以科技化手段和常态化执法为居民营造一个清新的生活环境。同时,为深入推广垃圾分类,提高城市文明程度,河口区建立了“呼叫回收+定点回收+有偿反馈”机制,突出激励引导,通过定时回收和呼叫回收的方式及时回应群众需要,提升市民垃圾分类行动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截至目前,共劝离流动商贩余家、占道经营余家,下达整改通知60余份,排查餐饮企业余家,责令整改53家。安装小区分类服务亭66个、智能回收柜31个、农村分类投放亭个,配备垃圾分类桶余个,覆盖86个小区、个村余户,全区生活垃圾分类综合覆盖率%,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率和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20%。随着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河口市民不仅能够享受“烟火气”还能感受“文明风”,生活幸福感获得感悄然升级。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