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安徽高层参考转载于东营区政务
4月12日-15日,东营市委常委、东营区委书记成秋林带领部分地方骨干企业、油田改制企业、外来投资企业和金融机构主要负责人到合肥对标学习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经验。大家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议,深受震撼、备受激励、倍感压力,领导们围绕外出学习到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谈看法、说差距、提建议。
找准定位久久为功
推动高水平现代化强区建设稳步前行
东营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成彬
合肥之行,是一次解放思想之旅。通过现场交流,实地考察,我真切感受到了合肥的崛起速度和干事创业的热情。他们丰富而生动的社会实践给予我们许多有益启示。联系实际,东营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深下功夫,下真功夫,锚定目标、齐心协力,担当作为、攻坚克难,推动建设高水平现代化强区的目标早日实现。
一是全面提高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的能力。重点抓好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快贴合我区实际的高端装备制造、化工新材料、绿色精铸、生物医药等战略性产业的培育,发挥好国有资本吸引和撬动社会资本的引领作用,大力实施重点产业“链长制”,通过延链补链强链,推进产业集群化精细化发展。
二是快速凝聚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坚持创新驱动,深化产学研、政银企结合和油地校融合,加快金融生态修复,为创新发展搭建好科技、人才和资本的平台,帮助和引导企业加大科研投入,积极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切实提高企业自主创新、开拓市场和绿色发展的能力。
三是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载体建设的合力。依托现有区位、资源等优势和基础,牢牢抓住当前发展的诸多机遇,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和资源要素的整合,为园区赋能创造条件。化工产业园区要着力打造高端化、绿色化、智慧化园区,坚持炼化一体化,做强油头、做精化尾,加快提质升级;东营高新区、科教园区等要高点定位,聚力突破,真正发挥出等平台载体的产业引领作用,筑牢东营区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
强链条提能级聚产业
东营区委常委、副区长刘明君
此次合肥之行,让我更加深刻感受到这座城市超前的战略眼光和过人的胆识魄力,收获良多,受益匪浅。合肥在产业布局、市场开拓、实现路径等方面的很多做法看似下注打赌,其实背后是对产业规律的深度理解。通过引入TFT-LCD六代线和12英寸驱动芯片晶圆代工两个补链项目,不仅推动传统家电产业快速迈入千亿级,成为全国最大的家电生产基地,而且成功招引了更多关联企业,创造了一个新型面板产业和一个集成电路产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新型显示面板生产基地之一和全国九大集成电路集聚发展基地之一。
合肥的成功之路给了我们很大启示,非常值得学习借鉴。下一步,东营区将统筹产业发展要素资源,压实经济发展责任,加快实施重点产业“链长制”。站在国际国内整个产业的高度,深入研究产业链,吃准摸透产业链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逐个产业制定产业链发展规划,梳理绘制“5+9”作战图,科学确定重点领域和主攻方向。瞄准头部链主企业、关键产品技术、专业高端人才和社会产业基金,主动上门对接,全力招大引强。高度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