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俊杰
这是一次关乎东营未来的“自我革命”。 这是一次影响发展大局的“关键一招”。 ——近日,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相关文件,分别针对县区、市属开发区(示范区)、市直部门单位(垂管部门单位)、银行机构制定了年度综合考核办法。同时,出台了《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结果运用实施办法(试行)》,通过多种手段奖优罚劣,让干得好的既受表彰又得实惠,让干得不好的既丢面子又丢位子,着力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这次印发的综合考核相关办法,抓要害、点穴位,突出‘实在实干实绩’,着力树立事业为上、有为有位的鲜明导向,对于东营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说。 高位推动: 科学谋划顶层设计 以上率下、高位推动,科学谋划顶层设计,让我市综合考核工作驶入“新赛道”、跑出新常态。 根据公布的市综合考核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及主要职责,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市综合考核委员会主任,办公室设在市委组织部。还成立了市综合考核执行委员会,具体承担全市综合考核的统筹协调、制度设计、督导检查、结果运用等职责。 考核工作被摆上重要位置,它推动发展的“风向标”和“助推器”作用才能得到有力发挥。 为抓好综合考核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调度研究。市委主要领导专题听取考核办法起草情况汇报,并提出明确具体的工作要求,市考核办对有关办法进行多次调整修订。还书面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根据收集的意见建议,进行了分析研究。 在办法起草过程中,市考核办认真学习研究外地先进经验,广泛听取市级领导同志和县区、开发区(示范区)、市直部门单位(垂管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及基层同志的意见建议,“交换、比较、反复”,多层次、多轮次调整修订,把办法起草过程做成了统一思想、强化共识、传递压力、组织动员、凝聚集体智慧的过程。 此次出台的综合考核相关办法,紧紧围绕省综合考核任务、全市重点工作、短板难点问题设置指标,突出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招商引资、生态环保、安全稳定、金融风险防控等引领性和重点难点工作,引导各级各部门单位聚焦中心工作,努力推动发展。 差异考核: “多把尺子”量长短 事实证明,实行差异化考核是提升考核工作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性的重要保证。根据不同对象不同情况,用“多把尺子”量长短,才能避免“一把尺子量到底”。 “差异化考核是综合考核工作的平衡器。考核对象的职能工作和发展实际不同,只有注重差异化考核,才能考出动力、活力,进一步强化抓重点核心工作的鲜明导向。”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说。 此次印发的综合考核相关办法,把差异化考核摆上重要位置:坚持实事求是,统筹共性与个性、定量与定性、存量与增量等关系,根据功能定位、区域特点、基础条件、主责主业等情况,差异化设置指标和分配权重,鼓励争先进位,引导比学赶超、竞相发展。 科学的差异化考核体系,将进一步激发各级各部门单位的工作热情: 在县区、市属开发区(示范区)考核上,考核总分分,其中经济发展占分,主要考核区域特色工作、创新与优化发展质量等任务指标,其中,区域特色工作占分。实行正向加分,对于工作创新创优、在全局性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根据相应的加分认定办法予以加分。 在市直部门单位考核上,考核总分分,重点(差异化)工作任务占60分,主要考核完成市委、市政府重大工作部署和重点工作、重点项目,落实省综合考核任务,服务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等重要业务工作。在垂管部门单位考核上,考核总分分,其中支持地方发展占60分。 在银行机构考核上,考核总分分,其中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占60分,主要考核信贷增量、信贷增速等指标。 过程控制: 不搞年底“一锤定音” 公平公正是考核的生命线,过程控制是保证考核公平的前提。“通过实行考核过程控制,把考核贯穿全年,有利于督促考核单位把功夫下在平时。”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说。 此次印发的综合考核相关办法,建立健全经常性考核推进机制,把考核督导贯穿重点工作落实全过程。简化考核方法手段,避免繁琐庞杂低效,切实减轻基层负担。注重精准考核,全程公开运作,力求指标公平、办法公正、结果公示,努力使考核结果与客观实际、领导评价、群众评议基本切合。 此外,我市将把督导检查贯穿考核工作全过程,制定《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督导工作办法》。建立“月调度、季通报、半年评估、年终总评”机制,进一步发挥“市综合考核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市委常委、副市长→市委、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委常委单位常务副职)→市直考核部门单位”同频共振的考核督导协调机制作用。 根据办法规定,市直考核部门单位将平时考核融入日常工作,通过台账监督、实地调研等方式,深入了解指标运行等情况。年度考核结果情况,须经市直各考核部门单位党委(党组)集体研究,由相应的督导组、分管市领导审核把关后提报市综合考核执行委员会研判。年度综合考核结果经市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决定后,及时向被考核单位反馈,并以适当方式向全市公布。 奖罚分明: “优者上、庸者下、劣者汰” 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用什么人,是对干部最有效、最直接的激励和鞭策。“只有让担当有为者有位、消极无为者失位,形成鲜明的导向,才能使广大干部知所趋赴、有所敬畏。”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说。
此次印发的《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结果运用实施办法(试行)》,进一步强化考核结果运用,突出“实在实干实绩”,根据考核结果排名次、定等级。坚持奖惩并重,正向激励累加与负向惩戒累加相结合,与干部培育、选拔、管理、使用紧密衔接,推动优者上、庸者下、劣者汰。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单位工作开展得好不好、推进得快不快,领导班子引领带动是关键。因此,对领导班子的考核尤为重要。 按照试行办法,市管领导班子年度考核结果分为“好、较好、一般、差”4个等次。市管领导班子年度考核结果定为“好”等次的,参照以下规定办理:给予通报表扬;优先推荐作为“干事创业好班子”表彰对象。主要负责同志可确定为“优秀”等次且不占本单位“优秀”名额,其他市管干部“优秀”等次比例可按25%确定。市管干部同等条件下优先提拔重用,在职级职数统筹使用上重点倾斜。中层干部提拔任市管职务给予优先考虑。市管干部精神文明奖适度上浮。 “奖优”还要“罚劣”,有了“正向激励”更要有“负向激励”。如果考核结果居于后位,一系列惩戒措施将会叠加。市管领导班子年度考核结果定为“差”等次的,参照以下规定办理:对单位在全市通报批评。主要负责同志不得确定为“称职”及以上等次,其他市管干部均不得确定为“优秀”等次。对主要负责同志进行诫勉谈话。中层以上干部1年内不得提拔重用。取消或下调单位干部的精神文明奖。 做好工作、推动发展,关键在人。按照试行办法,市管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4个等次。 如果干部干得好,一系列正向激励措施将叠加而来。市管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结果为“优秀”等次的,将给予通报表扬,并按规定给予嘉奖、发放奖金;优先推荐作为“担当作为好干部”表彰对象。连续3年为“优秀”等次的,按规定给予记三等功1次并发放奖金。连续3年为“优秀”等次的,可优先考虑提拔重用,在职级职数统筹使用上优先安排。 如果干部干得不好,也会受到相应的惩戒。按照试行办法,市管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结果定为“不称职”等次的,将给予通报批评,并进行诫勉谈话。落实降职处理措施,2年内不得提拔重用。连续2年为“不称职”等次的,按规定予以辞退。所在部门单位领导班子不得确定为“好”等次,所在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不得确定为“优秀”等次。取消干部本人当年度精神文明奖和年终一次性奖金。 新时代,亟待党员干部激荡新气象、成就新作为。在东营发展的关键节点,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聚焦关键,迈出了考核制度创新的重要一步! 这,必将引领东营迈上发展的新水平、新境界!
链接:
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就全市综合考核相关办法起草情况答记者问近日,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年度对县区、市属开发区(示范区)、市直部门单位(垂管部门单位)、银行机构的综合考核办法,以及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结果运用实施办法(试行)等文件。就全市综合考核相关办法起草工作有关情况,市委组织部调研员、市综合考核执行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徐梅清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记者:请介绍一下全市综合考核相关办法的起草情况。 答:全市综合考核相关办法,主要包括年度县区综合考核办法、市属开发区(示范区)综合考核办法、市直部门单位(垂管部门单位)综合考核办法、银行机构综合考核办法,以及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结果运用实施办法(试行)五个方面的内容。 综合考核相关办法起草过程中,我们注意认真学习研究省综合考核工作要求和外地先进经验,广泛听取市级领导同志和县区、市属开发区(示范区)、市直部门单位(垂管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及基层同志的意见建议,“交换、比较、反复”,多层次、多轮次调整修订,努力把办法起草过程做成统一思想、强化共识、传递压力、组织动员、凝聚集体智慧的过程。 记者:今年的全市综合考核工作有哪些特点? 答:总体看,今年全市综合考核工作有四个方面的突出特点: (一)服务中心,促进发展。紧紧围绕省综合考核任务、全市重点工作、短板难点问题设置指标,突出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招商引资、生态环保、安全稳定、金融风险防控等引领性和重点难点工作,引导聚焦中心工作。 (二)强化导向,差异考核。坚持实事求是,统筹共性与个性、定量与定性、存量与增量等关系,根据功能定位、区域特点、基础条件、主责主业等情况,差异化设置指标和分配权重,鼓励争先进位,引导比学赶超、竞相发展。 (三)过程控制,公平公正。建立健全经常性考核推进机制,把考核督导贯穿重点工作落实全过程。简化考核方法手段,避免繁琐庞杂低效,切实减轻基层负担。注重精准考核,全程公开运作,力求指标公平、办法公正、结果公示,努力使考核结果与客观实际、领导评价、群众评议基本切合。 (四)正向激励,奖罚分明。强化考核结果运用,突出“实在实干实绩”,根据考核结果排名次、定等级。坚持奖惩并重,正向激励累加与负向惩戒累加相结合,与干部培育、选拔、管理、使用紧密衔接,推动优者上、庸者下、劣者汰。 记者:请介绍一下县区综合考核办法的基本情况。 答:对县区的考核办法总分分,考核指标总体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为统领,突出重点、难点和引领性工作,统筹梳理成经济发展、社会民生法治、生态环保安全、党的建设四大板块。同时,为鼓励创先争优、体现社情民意、明确底线约束,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价工作实绩,设置加分、扣分事项。 在指标具体设置上,坚持省综合考核任务、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短板难点问题的融合性和统一性,对部分指标的名称、权重以及体现形式作了优化。一是针对省综合考核指标,均进行了衔接考虑。二是落实市委市政府近年有关重大部署、上级有关要求等,继续在考核指标中予以体现。包括招商引资、企业上市挂牌和规范化公司制改制、城市精细化管理、环保重点工程完成情况等指标。三是突出特色工作。重点(差异化)工作任务、重点投资项目核查评估两项指标设置分权重。突出动能转换、园区建设、工业(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工作。四是借鉴有关市做法,强化社会日常评价、创新创优加分,突出群众公认和正向激励。 在考核结果确定上,设置2个“好”等次;得分低于分高于分的为“一般”等次,低于分的为“差”等次;其他为“较好”等次。同时,明确有关“一票否决”事项。 记者:请介绍一下市属开发区(示范区)综合考核办法的基本情况。 答:对市属开发区(示范区)的考核办法,主要参照对县区的考核办法制定,根据实际优化了部分指标,更加突出市属开发区(示范区)重点工作、特色工作。在考核结果确定上,设置1个“好”等次,其他与县区考核办法基本一致。 记者:请介绍一下市直部门单位(垂管部门单位)综合考核办法的基本情况。 答:对市直部门单位的考核办法总分分。重点(差异化)工作任务指标占60分,共性任务占30分,综合评价占10分,同时设置加分、扣分事项。其中,重点(差异化)工作任务指标方面,既大幅增加了权重,又差异化设计,突出考核完成市委、市政府重大工作部署和重点工作、重点项目,落实省综合考核任务,服务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经略海洋,招商引资、招才引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深化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一次办好”,下派帮扶与联系服务企业,以及本部门单位其他重要业务工作。 在综合评价包含的实绩评议上,引入电视直播现场述职,并组织市直部门单位、“两代表一委员”、县区乡镇基层代表等现场评议。 在考核结果确定上,按经济相关部门单位、其他部门单位两个序列分别排序,确定等次。设置30%“好”等次;得分低于80分高于60分的为“一般”等次,低于60分的为“差”等次;其他为“较好”等次。为鼓励争先进位,对在本序列考核位次较上年位次提升明显的,按高一档确定等次;对承担省综合考核任务在全省位次前移的,给予加分。同时,明确有关“一票否决”事项。 对垂管部门单位的考核办法总分分。支持地方发展占60分,综合评价占40分,同时设置加分、扣分事项,部分约束性较强的专项考核如社会稳定、安全环保等作为扣分事项。鉴于这些部门单位垂直管理的性质,以服务地方发展为核心内容,常规性、基础性工作任务不再纳入综合考核,突出鲜明导向。 记者:请介绍一下银行机构综合考核办法的基本情况。 答:今年,综合工作需要以及借鉴外地经验等情况,首次将银行机构纳入全市综合考核范围。对银行机构的考核办法,主要考核银行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指标、不良贷款处置情况两部分内容。 记者:请介绍一下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结果运用实施办法(试行)的基本情况。 答:着眼强化全市综合考核结果运用,专门配套出台了这个办法。共包括10条内容,核心体现在第五条、第六条。 第五条为市管领导班子年度考核结果运用的有关规定。区分“好”“较好”“一般”“差”4个等次提出运用意见。主要突破:一是拉开各等次之间市管干部“优秀”比例档次。打破以往均按20%确定“优秀”比例的做法,按“好”班子25%、“较好”班子15%、“一般”和“差”班子均为0确定市管领导干部“优秀”比例。二是与干部使用挂钩。对“好”班子,优先考虑单位的干部使用。对“一般”“差”班子,限制单位的干部使用。三是与精神文明奖、物质奖励挂钩。对“好”班子所在单位的市管干部,精神文明奖适度上浮;对“一般”“差”班子所在单位,分别限制市管干部、中层以上干部发放精神文明奖,其他人员精神文明奖适度下调。 第六条为市管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结果运用的有关规定。主要是综合了干部选拔任用、公务员考核与奖励、干部处理问责等相关方面文件中的各项政策。主要突破:一是与个人使用挂钩。对考核等次“优秀”的,可优先选用;对考核等次“基本称职”“不称职”的,限制提拔重用。二是与精神文明奖挂钩。对考核等次“基本称职”“不称职”的,限制本人发放精神文明奖和年终一次性奖金。 记者:对于年度全市综合考核工作,下一步要重点做好哪些工作? 答:为切实改进和加强全市综合考核工作,下一步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相关指标标准、考核细则已经分解落实,经过上下多轮反复调整已基本与考核指标体系相匹配,由市综合考核执行委组织进一步细化修订完善,在月底前印发执行。计划8月中下旬召开考核办法及指标体系解读培训会议,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知晓率,提升参与度。 二,强化考核工作全过程控制,会同各督导组、各考核部门单位认真抓好办法的具体实施工作,计划8月中旬进行一次省对我市半年考核成绩分析研判,重要情况及时报告市委。 三,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做好综合考核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聚焦新目标新导向,准确把握全市综合考核总体要求,切实树立“事业为上、有为有位”的鲜明导向,调动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干部恪尽职守、勇于担当、争先进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以综合考核工作为统领推动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落地。(记者李成)
品牌东营东营日报社主办
宣传东营品牌促进东营经济社会发展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