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在民国后第一次面临黄河决堤
年8月,黄河由利津县的纪家庄决口,哨头、东营、辛店、万全等村遭受水灾。同月,60余名土匪洗劫沙营村,村民反抗打死土匪20余名。
年5月,黄河在利津决口,洪水向南横流,耿井、六户、沙营一带受灾严重。
年8月31日,黄河从龙居的正觉寺(村址已无,消失了...)决口,患及蒲台、博兴、利津、广饶、寿光五县,境内多个村庄被淹,百姓流离失所,逃难至广饶县城者5万余人。数万亩良田沙化,数年不堪耕种。
东营人第一次被国民党大量残杀
年2月,占据广饶县城的日军坂田部(抗日神剧里面经常出现的“坂田大佐”?)及伪军共余人,进攻国民党保安十六旅,国民党广饶县县长李寰秋率特务营及县政府人员逃往牛庄、辛集一带。
同年7月28日,国民党地方武装刘景良部在东营村杀害村民74人,烧毁房屋多间。
年1月1日,八路军山东纵队三旅机关和部分主力部队,在北隋村和当地群众集会庆祝元旦。许世友指挥三旅将士一举击退余名日伪军的偷袭,毙伤日伪军多人。
同年5月22日,国民党鲁北行辕主任何思源,集结国民党山东保安部队余人,侵占成寨、周家、辛店、耿井、玛琅一带。
东营发现了第一口油井
年4月16日,石油工业部华北石油勘探处钻井队在广饶县东营村(今属东营区)打出华北地区第一口见油井--华8井,是为胜利油田的发现井。
年7月25日,华东石油勘探局机关由上海迁至东营村。9月14日,华东石油勘探局东营办事处使用第二厂名广饶农场,对外代号九二三厂。
东营有了第一条沥青公路
年12月7日,东营-淄博市辛店公路竣工。是为境内最早的沥青公路。
(曾记否,当年的沥青公路,每到夏天的时候都是粘粘的,烫烫的。)
东营的广利河拓宽用了近4年
年广利河、广蒲沟拓宽工程开始。至年竣工。
(挖掘机技术哪家强?东营人徒手拓宽广利河!)
东营人也经历了文革
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7月20日境内中学全体教职工到县城集训。在“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口号下,一部分知识分子被划为“黑帮”、“黑线”。
8月8日各机关团体、学校以及生产大队,相继建立“文革”领导小组,成立“红卫兵”组织。(西城的红卫村就是由此得名,近年又改回神树村,全国各地仍有“红卫村”)
8月中旬~9月,各中学红卫兵走向社会进行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活动,文物古迹和旧式器具等大量被毁。(小编感到悲哀啊,常常在想要是祖上的几件日常用物能保留到今天,说不定俺也能卖个“文物”赚点钱呢。80年代时老家的大门上家家户户都是古币做装饰呢!)
东营境内的黄河也会结冰
年12月26日,黄河封冻。至翌年3月4日开河,历时85天,为建国后封河时间最长的年份。
东营大地震了
年7月18日,渤海湾发生里氏7.4级地震。房屋倒塌甚多。
(80年代的夜晚,奶奶告诉我,今晚11点23分19秒会地震,小编深信不疑,一家人躺在“天井”里看星星看月亮,等地震,奶奶给我扇着大蒲扇,讲聊斋的故事......)
东营的80后们
还记得这些口号吗
年,开展以“五讲”(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为主要内容的文明礼貌活动,城乡掀起治理赃乱差、改变社会风气的热潮。
(小编上学的时候,这些标语都是刷在学校的墙上的,每个人都要背得滚瓜烂熟才行的。你扔一丢丢儿纸屑试试?老师砸你个半死不活算轻的!)
东营的第一条商业街
年1月1日,东营市第一条商业街--商河路商业街开业。
(西城著名的单行道,西城著名的“堵街”,堵堵堵!现在,已经完全改变了模样...)
这些,你都知道吗?
如果你知道东营更多有意义的
“第一次”
留言告诉大家吧
东营头条商务合作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