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是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加快建设美丽幸福新东营,谱写中国梦东营篇章的重要五年。中国共产党东营市第五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于年12月7日举行。审议通过了《中共东营市委关于制定东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申长友就《建议(讨论稿)》向全委会作了说明。《建议》全面总结东营“十二五”时期发展成就,深刻把握面临的发展环境和阶段特征,认真研究今后五年发展目标任务,对编制好东营“十三五”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2、抓实关键动作,突出问题导向,全市“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效果
年5月12日下午,市委举办“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党课,正式启动全市“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专题教育开展以来,东营市委狠抓学习教育,力求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做到入脑入心,同时加强对下级部门的监督指导,确保教育活动不走过场;对照正反典型查摆问题,及时开列问题清单,每个问题一小结,每个专题一汇总,列出整改措施和解决问题的时间表。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安排部署,扎实开展学习研究,突出问题导向,抓实关键动作,使得“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在全市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3、东营入选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
全国文明城市是评价一个地方社会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社会整体文明程度最高层次的综合性荣誉称号,是目前国内城市综合类评比中的最高荣誉,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是一个城市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和最具竞争力的金字招牌。年2月27日至28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暨学雷锋志愿服务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我市以优异成绩入选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申长友代表东营市上台领奖。28日下午3点,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切会见了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申长友同与会人员一道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接见,并聆听了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东营市成为全国文明城市,这成为东营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必将进一步提升东营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这份荣誉分量很重,来之不易,它承载了东营全市上下多年的不懈追求,凝聚了全市人民的心血汗水。
4、全市深入开展“三大专项行动”
年2月25日下午,全市“三大专项行动”动员会议召开。对实施城市公共安全、水气污染整治、乡村文明建设“三大专项行动”进行安排部署,动员全市上下深入抓好安全环保和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形成安全低碳绿色文明发展的新方式,推动东营科学发展新跨越。经济进入新常态,东营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已经发生重大转变,人民群众的需求也在随之变化。我市紧紧围绕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需求,决定继续开展“三大专项行动”——城市公共安全专项行动、水气污染整治专项行动、乡村文明建设专项行动。这是现阶段发展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这是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务实举措,这是打基础利长远的重大任务。新常态下的发展,要的是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发展,是质量效益、增长动力、档次水平全面提升的发展。“三大专项行动”是实实在在的发展工程、社会工程、民生工程,深入开展“三大专项行动”,就是以此倒逼经济转型升级,推动符合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符合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符合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打造新常态下东营发展的新优势。
5、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获批成为国家级农高区
年10月19日,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使之成为继杨凌之后全国第二个国家级农高区,黄河三角洲开发迎来了全新的机遇。黄河三角洲成为全国第二家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全国“一城两区百园”战略布局的重要一极,是山东省与科技部共建黄河三角洲国家农业高新区的核心区,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6、中国商飞民用飞机试飞中心东营基地正式开工
年4月9日,中国商飞民用飞机试飞中心东营基地正式开工,这标志着中国商飞公司与我市的合作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建成后,东营基地将主要承担C高风险试飞科目,试飞员、试飞工程师的培训和后续日常维护性飞行工作,兼顾ARJ21-飞机的部分试飞工作,推动和提升中国商飞的异地试飞能力,对我市开拓民航产业发展,达成“区域中心空港”的目标产生积极的影响。
7、我市荣获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是文化部、财政部在“十二五”期间共同开展的一项战略性文化惠民项目。这项工作的根本目的是推动各地研究和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探索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可持续发展的长效保障机制,为同类地区提供借鉴和示范,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经验。经过严格的申报、评审、公示等程序,年5月26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评审会议召开,东营市以最终得分86.69分,在东部组9个参评城市中排名第五,32个评委全票通过的成绩顺利通过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评审,获得第三批创建资格。
8、东营综合保税区获国家批复
年5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同意设立东营综合保税区的批复》,东营综合保税区成为继潍坊综合保税区、济南综合保税区、临沂综合保税区之后的山东省第4个综合保税区。综合保税区有“自由港”的美誉,是目前我国除自贸区以外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是国家开放金融、贸易、投资、服务、运输等领域的试验区和先行区。东营综合保税区位于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核心地带,北临现代物流产业区,西临生态化工产业区,南临开发区中心商务区,规划面积为3.1平方公里。按照规划,综保区的功能定位为“1+2”的产业体系,即以区域保税仓储物流为主导,以石油装备、橡胶轮胎产业的国际贸易、融资租赁、研发、维修检测等保税服务为特色,远期承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东营综合保税区的设立为引进跨国贸易公司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结算中心等功能性机构,引进智力、人才和技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可以吸引最新科技成果在这里孵化。
9、东营首部大型原创旅游剧《黄河口奇缘——天鹅》首演
年9月28日,东营首部大型原创旅游剧《黄河口奇缘——天鹅》首演。这一大型原创旅游剧由东营雪莲大剧院出品,总投资余万元,由国家级著名导演、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导演组统筹办公室主任胡巨英担任总导演,集结了国内一线舞台剧及大型演出创作团队,经过了一年多的筹备、创意与排练,在服装、音乐、舞台设计、人物造型等方面力求完美,是一部独具东营特色的原创剧目。该剧为东营市民送上了一台原创大剧,也将成为东营旅游的新亮点。通过艺术的魅力来展现、传播、推广东营的城市文化,探索剧场运营可持续发展模式,实现剧场综合利用,有助于整合黄河三角洲旅游资源,拉长旅游产业链,拉动我市文化消费,提升东营城市文化品位。
10、东营成为全国获得进口原油使用资质数量最多的市
年10月14日,来自印度尼西亚的船舶“玄武湖”号,装载着.74吨原油顺利靠泊中海油5万吨级液化码头,这是东营港自年对外开放以来首次接卸进口原油。国家批准我市5家企业可使用进口原油的数量将达到.68万吨/年,东营成为全国获得进口原油使用资质数量最多的市。原油进口资质的逐步放开,不仅意味着地方炼油企业将会获得优质原料,同样也为成品油市场化改革做了铺垫。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