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轮回,周而复始。
当夏天释放了热情,
秋天奉献了凉爽,
冬天演绎了精彩
春天便带着它特有的活力,
踏着季节的鼓点,匆匆而至。
在这草长莺飞的季节里,永和镇重华中心小学迎来了晋江市小学数学杨永跃名教师工作团队研讨活动。出席活动的有杨永跃名师工作团队的成员、教委办教研员许嫦娥和张阿满、重华片区、玉溪片区数学教师代表和重华中心小学的全体数学老师。
本次研讨活动的主题是:构建说理课堂,助力核心素养。课堂展示促思考
首先亮相的是由团队外成员永和镇重华中心小学辜泳彬老师带来的《图形分类》。辜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放手让学生对图形进行分类,通过不断地追问“为什么”、“怎么办”,逐渐帮助学生明晰分类的要点:有序、不重复不遗漏,看似“曲径通幽”,实则“水到渠成”。此外,辜老师充分发挥希沃白板辅助教学的优势,借助克隆功能把图形进行归类,成功地展示了一堂洋溢信息技术气息的数学课堂。
第二节是由团队内成员金井镇毓英中心小学范国培老师带来的《长方体的表面积》。范老师以问题驱动学生学习,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思考、交流的过程,不时地抛出“你是怎么想的”、“你先求什么”的问题,实现让学生自主把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理”出来,“说”清楚的目的,在学生的思路受阻时及时给予指点和启发,成功地让数学外在的“形”,进入到学生内在的“质”。
第三节是由团队外成员东石镇碧江小学郑秋凤老师带来的《分一分(一)》。自信大方的郑老师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结果为整数到结果不足1的过程,设计了想一想、分一分、折一折等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真正做到将说理的指挥棒交给学生,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深刻“道理”,成功地启发学生进行说理、析理、明理。
第四节是由团队外成员永和镇重华中心小学蔡燕鸿老师带来的《长方形的面积》。蔡老师通过不断要求学生“说道理”,从而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揭开数学本质的面纱。先是让学生感知单位面积的个数与长、宽数值的对应关系,接着让学生感悟单位面积的计数方法与长×宽的对应关系,最后让学生领会单位面积的数量与长、宽数值所含格子数的对应关系,从三个层面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成功地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
第五节是由团队内成员永和镇启蒙小学王雅辉带来的《三角形边的关系》。王老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动手操作的活动,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和体验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引导学生经历实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通过不断地发问“表示什么”、“为什么”,逐步成功突破三角形三边关系的难点。
思维碰撞促成长
积沙成塔,集腋成裘。课堂观摩环节结束后,五位授课教师分别就自己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反思,工作团队的成员们及与会的老师们畅所欲言,充分肯定授课老师的课堂表现,点评细致到位,并提出具有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名师引领促提升
最后由工作团队领衔名师杨永跃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
杨老师结合本次研讨的主题:构建说理课堂,助力核心素养,用“朴实”、“接地气”的语言“有理有据”且毫无保留地传授点滴经验。杨老师结合五节课例建议大家做到:精设问题,做深度学习的触发者;耐心等待,做用心倾听的参与者;言简意赅,做恰到好处的引导者。让学生在充分的思考空间里不断辨析、不断输出、不断“说理”,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实现学生主动成长、真正学习。与会老师们且听且思,且说且学,在不断的交流讨论中得到了共识:在追寻深度学习的说理课堂上,一定要多学、多思、多钻、多研,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为教育教学提质增效寻求更多的途径。
为期一天的研讨活动结束了,但学习永不止步。在未来的课堂,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但我想,只要在心中播下自我成长的种子,像树一般向上,如水一般前行,那么核心素养就能更好地在教学中落地生根,说理之花就能更好地在课堂中绽放光彩。END
文字:吴木珠
图片:各位师
核稿:王美雪
审核:陈明发
审批:许培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